(' “师父,我看赵匡国那丧心病狂的样子,肯定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弃。咱们现在怎么办,是在这等他找上门,还是主动去找他?”雨林问道。
“今夜月残,离天亮没多久了,他若还有取剑的意图,必然会直接找上门来,远离藏剑楼,于我们有利。若是他不来,那白天再去寻他,也没有危险。”南音想了想说道。
经过这大半宿的折腾,大家都很乏了,之前南音猜到马文才会有动作,几个人根本没有休息,要抓紧时间睡一会儿,恢复精力。
赵匡国或许自知不是对手,并没有再来,一直到天亮后,几人在书院中四处寻找,都没有见到他的踪影,不知躲到何处去了。
找到中午时分,也没有什么结果,雨林将最后的几个自热锅拿出来给大家做午饭。院士看着倒入冷水就烧开了的食物,啧啧称奇,直说没想到祝家秘术如此神奇,雨林暗暗好笑,还一本正经的和院士吹牛。
陶渊明则一直跟在南音身后,从知道“祝英台”其实是女子之后,他的态度就变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样爽朗豪迈,拘谨了许多。
“祝姑娘……你今日当真要以血取剑吗?”陶渊明小心翼翼的问道。
“剑是必然要取的,至于这血嘛,或许吧。”南音不置可否的答道。
“唉,那个泰阿剑真的非取不可嘛?让它埋在地下面呗,何必用自己的性命开玩笑……”陶渊明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
“陶兄,你是很不想能取出泰阿剑吗,你可是知道些什么?此时不可再隐瞒了。”南音看着陶渊明问道。
“啊……不是不是,我能知道些什么,这两日你们说的我都是闻所未闻,我就是……”陶渊明似乎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
“师父,陶郎君,来吃饭啦。”雨林招呼道。
“陶兄,取剑之事势在必行。其实你本不该被牵连进来,若是可以,不如用完膳后你就离开书院吧。”南音接过雨林手里的自热锅,给陶渊明面前摆了一个。
“我怎么能现在离开呢,祝姑娘你可太小看我了!此事关乎书院,关乎院士,还关乎……我陶潜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自然要尽一份绵力,必定鞠躬尽瘁,死而……”陶渊明稍微的挺胸抬头道。
“元亮,莫说些不吉利的话!”院士打断他道。
“……陶兄不必如此说,快些吃吧,这个趁热才好吃。”南音忍住笑,替陶渊明打开了自热锅的盖子。
她其实并不很担心陶渊明与王羲之,陶渊明此时才不到二十,那些千古诗篇还没写出来呢,而按照时间来算,王羲之七年之后才会因病而逝,说明这一次的事他们不会有性命之忧,想到这一点南音倒是松了一口气。
陶渊明便没有再说话,低头吃起来,只是他似乎还有些心事,根本没在意自己在吃什么,只顾着扒白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