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圣”之名原来并不是因为他那一手好字,更是因为他可以将字意化作实体,借以破敌。
这其实与之前上官婉儿以鲜血写“剑”字,而化成一柄剑,所依仗的原理方法有些类似,只不过婉儿是以鲜血为媒,将自身灵力实体化,而王羲之则是借助书写文字之力。
两相比较,自身的灵力有限,终会有耗尽之时,而借文字之力,只要能写,华国数千年沧海桑田,都能化在文字之中借用,无穷无尽,延绵不绝。
院士正是教南音如何以修眉刀激发文字的力量,但是这一来需要与刀心意相通,二来需要书法纯熟,笔意精研。
当场练字是来不及了,只能让南音与修眉刀尽快熟悉,所以耗时甚久。也好在南音与那刀本来就有些特殊的感应,这半日功夫下来,已经颇有小成。院士似乎十分满意,频频点头。
之后院士又同南音讲解了一些字意刀形的要诀,时间过得很快,眼看要到子时了,南音将竹节剑挂在腰间,对院士拜了三拜。
左手湖丝手套微微发光,化出两朵慈姑花,飞到院士与陶渊明头顶,他二人很快就睡熟过去,虽然知道他们无性命之忧,但是以防万一呢。
第179章 卷三·第43章 印记十一:梁祝23
南音与雨林再次站在了藏剑楼前面,四周静悄悄的,没有见到赵匡国的身影,不过若要说他不会来捣乱,由得南音二人取了泰阿剑走人,那谁能信呢。
此时的天空中没有无风无云,只有一轮妖异的残月挂在其中,而夜空中似乎有一块阴影,看得不真切。马上就到月破之时了,那阴影或许就是传说中的祸星太岁。
藏剑楼的铜门大开着,雨林举着手表照明照进去,除了中间的石台,什么也没看到。
两人走了进去,仔细观察那石台,上面有一个蝴蝶形状的凹槽,是放玉腰坠用的,下面还有两个圆形的孔洞,想必是放梁祝两家后人的血液。
南音拿出两块玉腰坠,拼成一只完整的蝴蝶,刚好能放进进去。又拿出装有梁山伯血液的瓶子,倒入一边的孔洞里。
最后则是拿出瑞士军刀,照着自己的心口一刀就捅了进去,没有丝毫犹豫,雨林忙一把扶住她,伸手去接胸口流出的鲜血。
将那血液滴入另一边孔洞,立时听到地底传来“轰隆隆”的声响,整座藏剑楼开始摇晃,雨林忙扶着南音出了小楼,让她靠着旁边的树坐下,南音脸色苍白,眼睛缓缓合上了。
那声响持续了许久,藏剑楼中有血红光芒隐隐亮起,与昨天泰阿剑灵剑气的颜色一模一样。雨林走近一看,地上多了一道向下的石阶,红光正是从下面传来的。
而此时天空中的阴影也已经快要将残月覆盖住了,雨林快步顺着石阶走了下去。一道身影出现在藏剑楼前,看了一眼坐在树下垂着头的南音,闪身跟进了楼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