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李白笑道,“如果一个人当真能看透一切,那他就成了佛,不再是个凡人。娘子何苦要用佛的标准去强求自己?”
“我不明白,”南音摇了摇头,“可若是我所见的一切皆为虚妄,那我做的事情岂非都没有了意义?”
“何为真,何为假,该如何能去判定?”李白不答反问道,“就说明月楼,娘子觉得是真还是假?”
对于这个人类的千古难题,早已有先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论证过,却始终也没有定论,南音自然也答不出来,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其实很简单,你相信的就是真,所以你只要按照自己所想的去做不就好了吗?”李白看着南音,“我这有一首诗想送给娘子。”
“诗……”南音心中虽然仍是迷雾重重,却仿佛隐约看到了出路所在,“请居士赐教。”
“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
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
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李白背着双手念道。
“这是武皇的诗……”南音对这首诗是十分熟悉的,是当年武皇带着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同游九龙潭时所作,是武皇少有的游宴山水诗。
“这是她让我留给娘子的,”李白说道,“她离开之前说过,将来接掌明月楼之人若是陷入迷茫之中,便让我以此诗相赠,可为娘子指点迷津。”
南音心中豁然开朗,李白口中的“她”,指的定是建立明月楼的那名神秘女子,原来武皇早已经预料到自己会遇到困境,给自己留下了指引。
这首《游九龙潭》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却藏着秘密,一个只有武皇和上官婉儿知道的秘密,更有些预言的意味在其中。
“多谢居士解惑,我已经知道自己要怎么做了,”南音心中豁然开朗,“若是继续这样纠结下去,最后必然会陷入死局,只有先去找齐最后两个印记,才有可能反客为主,控制大局。”
【第九卷 :金梯珠履声一断,瑶阶日夜生青苔。】
第643章 卷九·第1章 瓜州
第二十三条印记线索,幸月,杜审言。
大酺
杜审言
毗陵震泽九州通,
士女欢娱万国同。
伐鼓撞钟惊海上,
新妆袨服照江东。
梅花落处疑残雪,
柳叶开时任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