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山寨博物馆逼疯砖家[国宝文物] > 分卷阅读13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39(1 / 1)

绢纸所作。 长百米,高五米的绢纸,那一刻当这一数据通过讲解员的口传递到网络上时。 微米直播间里上万活粉,全都在瞪大眼睛的同时默契地打起了问号。 【这么大一幅画……真的只用了一张纸?】 【我天,现在的造纸技术已经发展到这么牛掰了吗?】 【据我所知目前世界上最宽的造纸机,是10.97米,理论上来说这么大的画纸想做应该不是问题。】 直播间的网友本能地发表着有关这一问题的回答。 他们想要用现代技术来解释眼前的盛况,但一旁的讲解员却像是早就预料到了他们的反应一样,在弹幕试图解释的同时开口道: “是的,就目前造纸技术的发展而言,想要造出如此规模的纸张并不是什么难事,可作为永安博物馆的讲解员,同时也是永安博物馆工艺学院学生的我,必须在这里郑重地声明,说大家面前所看到的这幅千里江山图,在制作的过程中,全程都没有使用任何的现代机器。” “为了能够在复刻的同时还原当时的创作背景,我们从纸张的制作,到画卷的绘画,全部都使用了最为传统的人工手段。” 微米:“所以小姐姐你的意思是,我们面前的这幅千里江山图,是你们永安……学院用传统造纸术做出来的。” “是的,我们永安学院与研究古籍修复的师生们一起,打造了这张经由传统工艺打造的超巨型绢纸。” 微米对造纸术的了解相对有限。 造纸术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绝对是伴随着人类文明不断传承的存在。但对于造纸术,东煌的大多数人都只是知道其起源于东煌,却并没有对造纸术有过特别深入的了解。 大家对这一技术的印象,最多也就是停留在纸是由木材加工成纸浆后一步步塑造而成。 但不管怎样这么大的画纸若是使用传统的造纸方式,在没有现代机器辅助的情况下,注定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高难度挑战。 要知道早些年间能够入藏人民大会堂的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在长9米高6.5米的情况下,也依旧是用了多张画纸拼接的方式。 其原因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造纸技术,还不能够完整地制作出这个规模的纸张。 所以后东煌的工匠们为了圆这个遗憾,便由上百位工匠一起,挑战完成了完整的画纸制作。 整张纸不但制作过程的难度极高,期间稍有不慎便会纸张破损的惨剧。 而眼下永安博物馆内的这张千里江山图所使用的,竟然是长达百米的完整画纸。 这是不用机器能制作出来的东西? 而且如果讲解员没有撒谎的话,她刚刚好像提到过,说这幅放大版的《千里江山图》,是由永安学院国画专业的师生们一起,复刻绘制而成。 一百多米的复刻画作,且不说这里面有没有什么模仿不足的漏洞。 就单说绘制期间,如何保证这百米画纸不被污染破损,就是一个十足的麻烦。 一向在文旅领域见多识广的微米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所看到的一切。 他一步步地凑上前去,想要试图透过画作外部的装裱,来发现里面随意一处可能证明这幅画是由多张纸张拼接而成的证据。 因为在他眼里且不说这张画纸的真假,就单说这么大一帮人如何保证在作画期间,不出现失误就是一个难以实现的问题。 他实在无法想象永安学院是如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去完成这一切。 微米简单估算过,说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使用机器印刷的完成这么大的画作。 就必须要由永安学院的师生们集体上阵。 那么在此期间,永安博物馆招来的那些顶尖国画老师也就罢了。 普通人实在无法理解,永安学院是如何在必定会有大批量学生加入的情况下,将这一切化为现实。 难不成永安学院的教学质量,已经高到能让学生参与这种级别的任务了。 等等不对,仔细想想永安学院是一所以招生“研究生学历”为主“传统文化研究院”,单论学历而言这里的国画系学生,确实可以说是目前东煌国画专业新生代的顶峰的聚首。 但问题是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永安学院的国画专业,好像就仅仅只招收了20名研究生。 就算算上他们的老师,以及老师有可能青睐的帮手,也不过30人左右。 这样的组合要在不到一年,或者说半年的时间里,完成这样一部超大完整画作的手绘。 讲真除非这些人,全部都掌握用拖布画出毛笔效果的神功,否则半年的时间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失误的容错率。 为此他迫切地想要知道永安学院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这一切。 他想要开口询问,但一旁的讲解员小姐姐却像是早已料到他的反应一样,将微米带到了博物馆内部的“多媒体影院放映室”。 在那里他和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一起在一个近乎包场的影院里,亲眼目睹了这幅百米神作诞生的全过程。 那一刻特意选在多媒体影院中间位置落座的他,有些好奇地将视线引向了一旁的长者。 虽然室内影院的光线很暗,但他认得出来,说对方应该就是先前在他想要退缩的时候,以94分的百分制高分拿下入场参观资格的老人。 微米算了算时间,按照他入场的时间,以及当时影院内镜头的切换来看。 面前这位大爷应该已经在入馆参观后,不止一遍地看过这个纪录片。 这不禁让微米升起了一阵阵好奇。 “大爷抱歉打扰一下。” “我刚刚看到您是在我前面唯一一个一上来就直接通关游客?” “所以我就想请问一下,您以前是否有相关类似行业的从业经验。” “算是吧,我以前就是一名造纸工人。我曾经有幸参与过三丈三宣纸的手工制作,所以这一次当我得知有人想要挑战百米长纸的时候,我便从老家飞来一探究竟。” 老者:“年轻人,你这是在直播?” “是的,大爷,我是一名旅游 主播,我一直致力于实地推荐给游客各种各样的景区体验,所以我今天就想要来体验看看永安乐园还有永安博物馆重启后的观光模式。“ “大爷我很好奇,这种百米长的画作,真的能够一次性完整的画下来吗?” “照理来讲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画这么大面积的画作的话,就算不考虑失误的问题,就单说颜料的色差变化,就应该能够很轻松的破坏平衡。” “然后就更不用说这些画作参与者,在画风画技上的差距了。您觉得这么短的时间真的有可能,在不使用机器的情况下做到吗?” 老者:“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