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山寨博物馆逼疯砖家[国宝文物] > 分卷阅读18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81(1 / 1)

可以保证永安乐园拥有一个至少现在五到六倍的场地需求。 仙安市政府和文旅的梦想,就是想要把永安乐园,建设成堪比虹桥机场一样的地标性建筑。 政府的意思很明显,他们就是要以打造一个顶级的国风园区为目标。 或者说他们的目的,就是希望永安系能够成为仙安市的一个新区。 为了这个目的,他们直接拒绝了各地开发商主动投资的需求。 这不仅仅是为了帮永安系留足空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商业化的高楼大厦破坏永安系眼下营造出来的国风氛围。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一片古住宅中,突然看到远方有一栋栋巨大的钢铁丛林…… 届时你会怎么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觉得这会很煞风景。 政府方面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打从永安系开始筹建开始,其周边的建筑就一直保持着一个非常严苛的限高。 为的就是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政府和文旅的目标,就是想要在这个新区,建设出一个足够具有代表性的“古城”。 也因此即便是周边那些已经建设好的现代化建筑,也必须要尽可能做到一个较为合理的规划。 他们可不希望这好不容易诞生的文旅氛围被轻易破坏。 更何况眼下仙安市的大部分一线施工队,都在永安乐园附近进行着作业。 只不过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建设的目标,已经不再是他们平日里建了不知多少次的现代化楼房。 而是一栋又一栋的平均不超过四楼的“古风建筑”。 仙安市政府和文旅的意思很明显,他们可以允许周边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居民区和商业单位。 但这些单位本身一定不能够破坏周边的古风氛围。 这就好像先前永安乐园的门口的警察局,主动打上了“衙门”的牌匾一样。 永安乐园周边的商业店铺,都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古风化”处理。 方通快递变方通镖局,星猫裁缝铺,睡宁家店,金龙鱼油坊。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案例在热搜评论区接二连三地提名着。 而在这个过程中,最绝的就是先前一早就申请想要将学校迁址到永安学院“旧址”的仙安实验小学。 仙安实验小学最初的想法,是想要抢占永安学院眼下的教学大楼。 但未曾想校长的申请刚一提交上去,就遭到了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反对。 毕竟在眼下的仙安市,谁都知道永安乐园周边的那一块地的价值。 尤其是永安系本身注重非遗传统文化的特殊性,那里面简直有太多适合他们写进每年“校园活动”的可能性。 也因此要不是近年来学生数量骤减,导致很多院校都拿不到扩建或开设新校区的许可。 不然的话实验学院的中学还有高中方面,肯定都早就有所动作。 这不仅仅是未来招生上的亮点,甚至还可以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工作总结”。 但问题是永安学院一家“精神病院”的容量,显然不足以支撑仙安附属学校小中高三个阶段的需求。 三家校长就这样彼此竞争者。 小学校长:“小学时期接触传统文化是最合适的。” “小学时代的学生们,正处在一个快速认识世界的时期,这个阶段的他们能够很好地吸收这些传统文化知识。” “最重要的是既然现在那里都在讲给学生减负,那么理应拥有最长课余时间的小学生,便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小学,是最适合学生开展相应文化活动的阶段。” 中学校长:“你放屁。” “小学的课余时间是很长没错,但又有几个孩子是真的愿意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参与学校组织的,带有明显\”学习\“意味的活动的。” “小学生放假后的第一要义就是玩,所谓的寓教于乐,是让教育变得有趣,这可不是在告诉我们,应该把原本属于娱乐的时间,改良成变相的学习。” 高中校长:“就是就是,你们也不怕这么搞,会让永安乐园以及整个永安系在小朋友心目中的形象暴跌。” 中学校长:“没错,所以中学才是最合适的时间点。” “小学生虽然有时间,但大多正处在对学习培养兴趣的阶段,这种时候占据课余时间学习,只会让学生们像当年主科老师占体育课和美术课时那样,对老师教学的知识产生反感。” “最关键的是你小学组织的活动,长大了有几个能记得住。” “如此一来初中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初中生的孩子们,不但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且又没有高中生那么夸张的压力。 “而且我们国家这两年不是一直都在推动中考分流政策吗? 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趁着中学阶段,仔细了解一下永安系这边的技术类工种。 “用历史课与工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让大家提前了解更多有关传统工艺技术类的讯息。” 这样的做法也可以渐渐打消大众对职业技术学院的偏见。“ 高中校长:“唉?这句话您就说错了。”“ “学生对技术院校的偏见,可不单单只是你宣传几句永安学院和永安乐园就能弥补得了的。” “永安学院虽然也是偏向 技术类的学院,但人家的定位可不是大家传统印象中的技校。“ “除了极特殊的家传绝学以外,人家招收的都是正经本科毕业的学生。永安学院的定位是研究院而不是单纯的技校。” “家长会愿意将孩子送进永安学院,但这不代表他们就会愿意让孩子上技校。” “这两者之间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中学校长:“那也比你们高中强啊,都是念过大学的,高中卷成什么样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 “我们初中的内卷,好歹只是为了同一城市内的升学,但你们高考所决定的可是往后非常重要的人生方向。” “你们高中的内卷,可是没有上限的不断刷新。” “我们中考好歹是市内竞争,只要大家都进行一些相关的综合教学活动,就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但高考的时候你可是和整个陕北省的学生竞争,你确定家长会愿意让孩子在这种时候,反复参与学习尤其是考试以外的活动。” 高中校长:“这个我当然知道,所以我早就想好了对策。” “就像你刚刚说的那样,你不是有提到说想要借着中学时期的教育宣传,来打消大众对技术学院的偏见吗?” “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更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在我们的高中,设置相应的技术生班级。” “我不知道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但我想大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