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以为直播间的镜头,应该会像先前VR眼镜的观光版本一样,从代表开端宏伟的西汉皇城开始,一步步地切换向下一个故事场景的时候。 人们惊讶的发现,在那皇城的宫门口,正有一批女子排队依次踏入宫门。 那便是王昭君作为秀女入宫时的队伍。 虽然画面上的人数众多,但随着镜头的不断拉近。 在一个个秀女排队路过的过程中,人们哪怕不需要任何的注解,也能够分辨得出哪一个,是被列为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王昭君。 明明是相似的笔触,但人们就是能够从王昭君那各个角度都无比完美的面容中,Get到她与其她人相比的不俗。 虽然此时此刻的秀女们还尚未面圣选秀。但入宫为妃,在她的人生里,似乎是早已注定了的光景。 观众惊叹于壁画上,那王昭君一颦一笑间流露出的美貌与仪态。 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却在感叹这一切的同时,意识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面前的壁画,似乎是会动的。 【我天,永安博物馆不会专门给这个壁画,做了一套动画吧。】 【有可能,先前看VR视频的时候,我就想过,永安系竟然能掏出如此精致的VR视频,就应该也有不少涉及莫高窟壁画的设计。】 【同意,贾馆长之前不是说过吗?说永安系是在构思还原完莫高窟壁画最可能的形象以后,才经过反复试验决定的方案。】 【他们有动画不稀奇。】 【但他们是怎么做到让墙上的壁画动起来的,刚刚那个画面真的太过写实了,就算眼下的动画制作的技术足够好,也不可能真的摆脱不同次元维度的限制吧。】 【真的我不怀疑永安系的制作能力,但这种仿佛真的让现实中的画作有了生命的技术,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直播间的观众在弹幕评论区不停地叫喊着,而与此同时另一边壁画上的故事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本以为只是平台的壁画,竟然顺着王昭君的入宫后的脚步,从原本的平面化为立体。 大家的视线随着两边的城墙不断移动。 他们惊讶的发现,面前的这个“动画”竟然不仅仅是有平面的2D,这么简单,在他们的视角,他们竟然仿佛真的走进了壁画当中一样。 那种在立体线条构成的皇城内前行的感觉,让直播间里的所有观众都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他们亲眼看着王昭君在选秀画像的过程中,因为没有给画师小费,而被对方在画像上点了那样一个几乎占去她小半个脸颊的“黑痣”。 恰到好处的小痣是美人的装点,但像画像中这样,几乎快要把左半脸颊全部占去的黑痣,就只能沦为丑女。 这不禁让皇上一阵头晕。 虽然他们今年的选秀,并未限制只有官家女儿参与,但长成这样还被送来的。除了官家子女外基本别无其他可能。 水至清则无鱼作为皇帝,他能够理解大臣们选择在后宫安插“ 眼线“的行为。 但问题是凡事总要讲个度。 就像日料店的顾客,总是默认寿司师傅一定刚刚洗过手一样。 顾客明镜似的知道,说日料店里一定大概率会有那种没有仔细洗手就去工作的寿司师傅。 可大家基本选择了忽视。 大家可以选择性的相信,但若是真的有人把这一切舞到了所有人面前。 届时,那就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有办法忽视的大问题。 做事不能做得太绝,做人留一线,这是所有人为人处世的正常思路。 皇帝也是一样,他能够理解达成向后宫输送“人才”,但他也是实在不能忍受那种演都不演的无视。 是觉得自己的官够高,以至于不管送来什么人,他都得宠着。 还是说对方就真的觉得自己审美是图画中的这个样子。 讲真,若不是“心知肚明”的知道派此丑女选秀的,必然是个无法无天的大官。 皇帝是真的有可能直接屠他个满门。 然而最后皇帝终究还是选择了最为中庸的办法。 他在将秀女落选的同时,不对外细查这个宫女的出处。 为的就是在表明态度的前提下,稳住那个选派王昭君入宫的权臣。 皇帝OS:没办法,姓王的这么多,不管是本姓还是母族的亲戚,派人细查就必然会暴露,所以他便选择了这种\“心照不宣\”的掩饰。 王昭君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连串蝴蝶效应下的牺牲品。 她成了伺候他人的工具,但她并未因此就荒废自己的一生。 她不甘心一辈子在宫里为奴为婢,所以当皇帝因为不想自己的女儿出嫁,而在宫中寻找替嫁之人时,王昭君想都没想便主动解绑并接下了这一替身和亲的人物。 观众亲眼看着王昭君揭下皇榜,并在皇上遗憾斩杀画师,以公主之礼带着由皇家准备的嫁妆嫁去了匈奴。 她的风光大嫁是一场政治联姻,亦是她对自己未来的奋力一搏。 那一天她虽然是以公主的身份出嫁,但全皇宫的人却无一人羡慕她的“风光”。 只因为彼时的匈奴,不但没有皇城的生活条件,甚至还有着很多不被汉人所接受的习俗。 就比如匈奴作为游牧民族,最为代表性的“收继婚俗”。‘ 简单来说就是女子在丈夫死后,嫁给其兄弟的婚俗习惯。 少数情况,甚至还会出现子收庶母(父妾)为妻的情况。 为此当时的熊母,无论是在居住环境,饮食还是民俗习惯上,都无法被中原女子所接纳。 但王昭君不在乎,成为远嫁匈奴的公主一事,虽然不是她的本意。 但那却是她在那个时间节点,所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何况她虽为女子,却也明白大义。 和亲虽然是牺牲女子未来的一种举措,但在这个婚姻大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做主的年代,如果仅仅牺牲一个女子的婚姻,就能够换回成百上千个在战场上死去的生命。 王昭君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何况她也从不甘心就这样以宫女的身份老死宫中。 从皇城到草原,她亲眼见证着周边环境和景象的巨变。 她无比清楚地知道在匈奴的日子,可能远没有在皇城那般舒适。 别说是遥远的塞外了,就光是从仙安出发后的这一段路程,就已然让王昭君吃尽了苦头。 那一刻明明只是线条式的立体作画,但人们却依旧能够从非常轻松地从构图,以及王昭君神态的变化中察觉到周边环境的越发艰难。 塞外的风光虽然壮丽,但对于一个长居于城市的人而言,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显然不是她所能轻松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