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大夫欣慰点头:“学中医天赋和能不能沉下心都很重要。” 裴宁赞成:“是。” …… 颂颂在和她太叔爷爷叭叭通电话,等沈晟回来才挂电话吃饭。 两天后江老四人没有出现水土不服,赶路的疲惫缓过来,让裴宁和华如菘松一口气。 又将是春耕时节,裴宁做一些春耕调整,村里种花生的地改种药材,在养猪场种五亩花生,那边的地经过几年种植,有足够的肥料放,已经是肥地。 这里买下的地有四十多亩,停车场和门诊楼,还有五栋小楼,用去不到一半地方,后面的地将套种玉米黄豆,去年已经开出来。 从养鸡场和养猪场拉一些肥料来做基肥,在比较平的地方留出一亩多地种菜,供住院治疗和住小栋楼里的人使用。 裴宁把规划记在纸上,拿给韩秀梅说:“娘,这是今年的春耕计划,我打算在养猪场里种五亩花生,留的种子够吗?” 韩秀梅接过纸张说:“种子我多留,花生也没吃完,不够从里面挑一点。” 裴宁便说:“你有时间时准备准备。” 韩秀梅应:“行。”稍会她看纸上后面说:“隔壁留的菜地我去种。” 裴宁说:“留的地不小,咱们后院也种菜,我和你一起种。” 韩秀梅说:“没事,才一亩多。” 裴宁知道她不喜欢闲着,于是说:“行,再练车一段时间,四月份春耕忙完你去报名考驾照。” 自信建立起来不是那么容易,韩秀梅对去报名考驾照心里有点慌,迟疑问:“要不再练久一些?” 裴宁和她说:“到四月份还有段时间,你再练练差不多,别人去学开车都没有摸过方向盘,你比别人走快一大步。” 韩秀梅说:“人和人不同,我学比你叔公慢许多。” 裴宁:“你学得慢,却记得很牢,也学会了,开得稳稳当当,不是吗?” 韩秀梅听这话多一些信心,同意:“好。” 诊疗所一共住六个病人,偶尔有人来看小病,并不忙,有华如菘在,裴宁更轻松。 江老四人治疗半个多月有明显好转,牛桂芳在逐步康复中,另一个男病人经过治疗也有明显好转,用扶着下床走几步。 裴宁常和裴坤联系,刚出正月,他两个老朋友先后离去,听他说话语气有些伤感但还好,说要清明回老家祭祖再过来,裴宁几个轮流和他说话,叮嘱他好好注意身体,颂颂和他叭叭半多个小时才挂电话。 天气渐暖,春天的野菜饺子美美地吃几顿。 清明祭祖,裴宁他们给裴爷爷裴奶奶裴爹祭拜时说家里的情况,裴宁和他们说诊所情况。 他们去给杨秀莲扫墓时也说一遍,颂颂给奶奶磕头后说:“奶奶,我将来要比我爸厉害。” 沈晟笑摸摸她的头。 清明过后裴宁抽一天回村里找几个人帮工,花一天时间种下黄芪和当归,随后又请不少人在养猪场和诊疗所里种下庄稼。 沈晟有一天休息,去买两个莲花大缸放在洋楼前面两侧,往缸里倒一些淤泥和水,种下莲子,并在自家前后院、诊疗所独栋小楼旁边的花坛种一下些花,忙活一整天。 裴宁找个时间和身体差不多康复的牛桂芳谈话,和她说:“牛大姐,我看你待人诚恳,身体更好后做事利索,我想雇佣你搞门诊楼的卫生和杂事,并教刚来的病人家属熟悉做饭和煎药。” 牛桂芳没想有这样的好事,激动搓手问:“真的吗?” 裴宁点头:“真的,月工资是一百八十块,这是县城普通工作的工资,没有去大城市打工的高。” 牛桂芳听了说:“已经很好,我年纪大又不认识几个字,出去打工没人要。” 裴宁说:“满意就行,你回家三天,三天后来上班。”她还是交待她一句:“以后吃饭不能省,不然容易生病,要花更多钱治病。” 牛桂芳经过几个月治疗,接触裴宁次数多后受到一些影响,明白一些道理,认真说:“我知道了,谢谢裴大夫。” 三天后牛桂芳正式在诊所上班,她搬上三楼住。 四月中春耕忙完,这时裴坤一行九人上火车出发,裴铮和黄兰送老父亲(老公公)前来,另六人是有四个来疗养身体,两人是家属陪同。 九个人一个车坐不下,裴宁和卫国明各开一辆车去接他们,裴宁接到人见裴坤精神还可以放下心,打完招呼介绍认识后上车去吃东西,然后开车回县城。 中午回到家,大家都先进洋楼吃饭休息,颂颂中午是沈晟用自行车接回来,她见太叔爷爷就亲热拉着他的手说:“太叔爷爷,你怎么去那么久?” 裴铮笑说:“颂颂,你太叔爷爷是回家。” 颂颂说:“这里也是家。” 裴坤看到颂颂心情特别好,搂着她说:“哎哟,可想死太叔爷爷。” 颂颂便说:“那以后不走了。” 沈晟招呼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