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08章(1 / 2)

(' “不然怎么也能评上个“等级”,成为市里农产业重点项目发展区域。”

“只可惜这山路十八弯,硬生生弯没了“锦绣前程”,自己人出个镇还要多绕行上百公里的山路,借用隔壁县的大桥才能出去。”

刘宗光说的时候,刘波就坐在后面静静地听着,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但对此他也没有办法。

他不过是一个大学都没有上完的穷学生,政府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只能听着点点头,为世代生活在这里,又无能为力的人们干着急罢了。

正感慨着,谁知刘宗光突然话风一转,说:“咱们镇的这桥啊,其实前两年市政府就下了批准,审批好了架桥修路的文件。”

两年前?可现在这条路还是老样子啊!

更别提什么架桥了,他连一根木头桩子也没看见多出来一根。

刘波难免心急的追问了一句:“那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动工?”

“动了呀!”刘宗光说。

说完后,他就将车子在一段比较宽阔的路面,靠边停了下来,随后人也下了车。

在刘宗光的招手示意下,刘波不明就里的也跟着下了车,脚步随刘宗光一起在河边站定。

“看到那堆沙石了吗?”

刘宗光指着河对面的一片石子压出来的开拓地段问刘波,见刘波点了点后,这才无不遗憾的说:“可惜后面被叫停了。”

刘波一怔,疑惑的问为什么。

“这个项目是上任领导过手的民生工程,只可惜因个人问题被查了。因对政府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债务风险,只能先用这笔款项先补窟窿。后面无人肯接手,自然只能叫停。”刘宗光无奈的说。

“为什么没人接手?”刘波不解。

“政治这个东西不好说。”刘宗光摇摇头:“只能告诉你,现在这个项目就是一个烂摊子,谁接手谁讨不到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刘波问:“滕先生也不能吗?”

他可是市里的新一把手,启动一个曾经动工又被叫停的项目,应该不难吧。

“能也不能。不过,不值得就是了!”

这的确超过了刘波的认知,听刘宗光这样说他更迷糊了。

刘宗光解释说:“西区的土地即将开发新产业,城南的下水道需要整改,市政府的大楼等着建新……”

“新来的领导就算不指望着做些漂亮政绩长长脸面,最起码也要保证做的不比上一任差很多。”

“上面每年下拨的财政款都各有去处,实在难以挤出些闲钱……一个县的民生工程,甚至还有可能会额外增加的脱贫任务。一

个短时间看不到成绩效果,又费钱又耗时的工程,既然还没有到非“注意”不可的地步,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再提起了。”

“只是可惜了咱们镇这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了!”

望着江对岸,最后刘宗光深吸一口气,叹息着说道。

他们这个市位置不好,工业发展不起来,全靠农业生产为主力。不管什么年头粮食都卖不上价格,因此每年财政收入全都紧巴巴的。

真要说哪个县镇的农田好,说实话,其实没人在意。

大家既然都在种,就不差他们镇上这点优质品了。

明明马上就可以看到家乡越来越好,却因此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真正做到通行无阻,当真是没有比这更遗憾的事了。

这还是刘波第一次接触到这么高层次的东西,虽然没有听懂里面的弯弯绕绕,可也大致弄明白了一件事。

这个桥,除非天王老子下凡挥挥手,或是来个财神爷撒撒钱,不然短时间内,是没有建起来的可能了。

回去的路上,刘波的脑子里一直想着那座没有建起来的桥。

曾经他只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农家孩子,架桥修路这种事情与他搭不上边,自然也轮不到他操心。

脚下的路好不好走,他只想想想怎么迈步就行。

这路修还是不修,他只要坐等通知就好。

这是唯一一次,他的脑子像是被植入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一直不停地思考着。

这桥,如果架起来了;这路,如果修好了……

那里面的人,不就很方便走出来见世面。

外面的人,也就更愿意到他们这里来做买卖。

他们镇,乃至他们村,真不敢想象到时候会拥有怎样一副好光景。

还有学生们……就不会再像他一样,直到越过了那座借来的桥,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原来比电视机里的还要精彩万分。

想着想着,刘波也不反胃了,反倒是整个人都有点热血沸腾,精神奕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