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 第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3节(1 / 2)

“郑使君,某应该无事,只是某猜想,使君才是大祸临头的那一位。”

方重勇平静说道,与郑叔清对视,毫不怯场。

之前他就猜测郑叔清会有大麻烦,但并不是方有德信中说的那些废话!

挪用夔州江关关税,支援边镇节度使用兵,这种事情其实是可大可小的!

因为关税并不是一定要送回长安,历年来都不乏关税就近使用的例子。哪里近,哪里急,哪里就会优先使用。

比如说在岭南大庾岭设的关隘,收的关税基本上都是布匹与铜钱,这么远的距离,怎么可能运回长安!肯定是经过朝廷中枢批准后,就近使用,比如说广州。

郑叔清敢挪用关税,那是因为有李林甫在中枢可以为他批公文。只要是有公文,那么非法的事情也变成合法了。李林甫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他稳操胜券!告状告到李隆基那边,也不会有什么下文。

方重勇虽然没吃过“猪肉”,但是前世见过不少猪在跑,走位那是相当风骚。

所以说如果只是挪用关税给节度使这件事,郑叔清根本不必惊慌,用“事急从权”四个字就能糊弄过去。

方有德说的那些这啊那啊的“罪证”,全都是灰色地带的潜规则!等到安史之乱后,各地还未设立藩镇的关隘,商税关税都会被临近的节度使给瓜分了!

只要有藩镇,就必然会一直出现类似情况。

当然了,现在藩镇刚刚设立没多少年,这么玩还是有点犯忌讳,方重勇吃不准其中的“尺度”在哪里。夔州就是重庆的门户,关税送四川使用,当然比送去长安要来得划算。

这个原则只要不是故意指鹿为马,都是一眼就能看穿的。

“呵呵,黄口小儿大言不惭。”

郑叔清脸上露出冷笑,心中却是暗暗吃惊。

方有德这愣子是怎么生出这种儿子来的?

“既然大言不惭,那某便不再说了。要杀要剐,请使君随意处断。”

方重勇打了个哈欠说道。

“唉!”

郑叔清长叹一声,虽然知道方重勇很快就会变成一个死人,但是这种被人拿捏的感觉,真的非常不好。

“算了,反正你也命不久矣,我就跟你实话实说吧。魂归地下后,去怨你父就行了。”

郑叔清死死盯着方重勇的脸,而后者非但没显示出害怕,反而像是想笑的样子。

“反正是要死了,使君有话但讲无妨。”

方重勇双手合十,对着郑叔清深深一拜说道。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郑叔清肯跟自己废话,必然是有所求的,不妨听听再说。

“你父是监察御史,就是……反正,他就是来查我的,这个也不是什么秘密。我现在只是想把罪责都推到你父身上,但是……”

郑叔清对着方重勇摊摊手,想表达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他是病急乱投医,可胡乱攀咬也是要讲基本逻辑的。他就是发现自己乱搞的逻辑很幼稚,只怕会让李隆基最后动杀心,所以才想在方重勇身上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打开突破口。

有橘麻麦皮,他现在不知道当浆不当浆。

“使君,你可以相信我,帮你渡过难关。”

方重勇再次对着郑叔清深深一拜说道。这不是他认贼作父,而是对方已经动了杀心。没有谁会在乎自己要不要碾死一只蚂蚁!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除非那只蚂蚁非常牛逼。

“就你?也配帮我渡过难关?你凭什么呀?”

郑叔清仿佛听到了世上最好笑的笑话一样。脸上的冷笑都快扑到方重勇身上了。

众人都传言方有德之子痴愚,所以他走到哪里都要把儿子带着。没想到……这位不仅痴愚,而且还挺自恋的。

“因为我是神童。”

方重勇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那张未长开的稚嫩小脸一本正经!完全不认为自己在说什么荒谬的事情。

“哦,神童啊,我大唐的神童,就算没有一千,八百也是有的,你是哪一路的神童啊?”

郑叔清语气轻蔑,不以为然的反问道,他现在只想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瓜娃子几巴掌。

“那不重要,使君只要知道我是神童就好,神童便是能人所不能。”

方重勇开启了复读机模式,脸上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是不是神童无所谓,他只是想争取一个活命的机会。要不然,只怕是很难走出这间别院了。

“神童?可以呀!刘宴当年也是神童,九岁就能给天子写颂文。你是神童,那写首诗来瞧瞧,看能不能登大雅之堂啊?”

郑叔清满脸不屑。

大唐会写诗的少年郎不是没有,但能写出华盖诗篇的人,就凤毛麟角了。况且诗歌本身其实是有套路与“创作方法”的,有点类似方重勇前世“命题作文”。

唐代诗人多,除了文化氛围外,更是因为小时候上学的课程,老师都会教他们怎么写诗,用什么套路写诗!

听闻这方有德之子因为愚笨,没有上过一天学堂,要是能作诗,那绝对当得起“神童”二字。少时无师自通,那不是神童是什么?

只是,这一位配得上“神童”二字么?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