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镇,只要你能打仗,能打胜仗,你就是神一样的人物。
要什么有什么,谁都会听你的话!有时候比皇帝的诏令还管用!
这一刻,方重勇感受到了天地一般的差距。
之前他想了半个晚上,突厥人泅渡成功后,万一辛云京埋伏失败怎么办?
突厥人强攻白亭堡要怎么防守?
怎么调配为数不多的军队?
怎样使用守城的军械?
一系列问题在脑中徘徊,他绞尽脑汁,就好像是在做一套试卷,还是随时都可能结束考试,不知道还剩下多少时间的那种!
结果,全踏马是无用功!
白亭堡根本犯不着他这个从长安来的衙内来想办法拯救,一切都在河西节度府的统筹安排之中!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难了!兵书上不会教你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有时候一念之差,就是万劫不复。
最惨的是,人死不能复生,死了就真死了!机会永远只有一次!
方重勇发现自己学了很多,却根本不知道要怎么用!也没有用武的地方!
这让他感觉是个废物,只有在给河西士卒们写信的时候,看到那些人脸上由衷的笑容和崇拜的眼神,方重勇才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在这里有用的人。
正在这时,河西节度使萧炅,大步迈入药房,拉着方重勇的袖子就要往外走!把一旁的阿娜耶当做空气看待。
“这是怎么回事?”
方重勇一脸惊讶问道,已经被萧炅拉起身了。
“边走边说,出了大事!”
萧炅急切说道。
“就算出了大事,也不该找我啊。”
方重勇无奈说道,他自己是什么货色,自己心里最明白了,什么白亭军副军使,什么州府参军,换头猪上去都能当,算个毛球啊!
萧炅有大事需要找他商议?
“真是大事,你被朝廷任命为甘州刺史了,三日内到任!也就是说,你现在就要出发!”
萧炅不由分说的拉着方重勇就往节度府的衙门而去,那边有朝廷派人送来的委任状!
“啥?”
方重勇忽然站住不动,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第97章 本质还是童工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方重勇听萧炅说自己被授予“果毅都尉”的荣誉头衔,就已经觉得世道荒唐不堪。
然后在听说自己同时还被任命为甘州刺史的时候,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对于大唐官制已经深入研究过的他,愣是搞不懂。为什么文官职务和武官职务居然被同时安放在一个十岁孩子身上!
这是他现在这个年龄段该拥有的东西么?
方重勇从中感受到了来自基哥的深深恶意。
别说是十岁了,就算是八十岁,从未同时拥有这两个头衔的人,也占据了朝廷官员的绝大多数。只有极少数能文能武,并且骁勇善战的官员,才会同时拥有文官与武官职务。
大唐文武不分家,但是文官与武官职务的授予,还是有一些客观规律和不太严格的条令限制。这些条令都是高宗和武周时期颁布的,在开元时期不但没有被废除,还随着科举制度的推广,得到了一定强化。
事实上,现在同时被授予文官与武官职务的官员,多半都是边镇节度使之流的人物。
比如说方重勇老爹方有德,就是御史大夫(但不管具体事务),幽州节度使,也被授予了果毅都尉的荣誉头衔。
所以方重勇的资历,完全不够格,更别说他的年龄硬伤了。
文的一面,方重勇只是在给河西走廊的丘八们写过家信。并无多少排得上号的政绩可言。
武的一面,方重勇只是参与了白亭堡的防御战,全程摸鱼。离他最近的突厥人,都在几里地以外的湖水里。
就这样被朝廷授予了果毅都尉,并任命为甘州刺史……果然,现在的世道,有个厉害的爹就可以为所欲为么?
方重勇有点怀疑人生。
“圣人如此厚爱,朝廷如此器重,在下小小年纪,如何能承担得起啊!”
方重勇连忙对萧炅拜谢,用衣袖掩面,以示自己不敢接受朝廷任命!
大唐人权崩坏,未成年儿童被强制当官,可真是骇人听闻啊!
官职来得如此轻松,势必木秀于林,这让那些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官僚们怎么想?
方重勇忧心忡忡,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也不知道“同僚们”会怎么看。
羡慕他方某人有个好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