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 第13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133节(2 / 2)

“迟到了反而被嘉奖,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么?这样郎君在甘州为官,日子要好过很多吧?”

方大福意味深长的说道。

方重勇秒懂了。

考核甘州刺史的机构,是河西节度府。只有河西节度府无法确定的事情,才会上报到长安。这也是自开元中期以来,长安中枢将一定程度的地方治理权下放到了节度使这一级。

而当初郑叔清在夔州的时候,因为夔州不属于任何节度使管辖,所以刺史直接对长安中枢负责,也直接被中枢管辖。

至于凉州那边的河西节度府,都知道方重勇的身份,上上下下关系都打通了。

方重勇因为路过山丹县,帮本地屯民收割牧草而迟到……这算不得什么大事吧?

反正肯定不会惩罚他就是了。

虽然这只是件小事,但甘州那边的官吏听说了以后会怎么想呢?

起码不会有人跳出来无脑装逼打脸吧?

“还是先写封信到甘州那边,有备无患。”

方重勇沉吟片刻道。

“郎君真是天资聪慧。”

方大福赞叹道,话语中似有深意。

方重勇很多时候做事缺乏常识,但每次都可以“一点就通”,把后续的错漏补齐。其办事的能力,远超同龄人,甚至不在能干官僚之下。

正在这时,郭子仪走进军帐,他冻得面色青紫,显然在大营外巡视了一圈不是什么轻松活计。

方大福一看这架势,抱着方来鹊就出了军帐,找别处取暖了。反倒是阿娜耶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愣了半天,终究还是如小媳妇一般在方重勇身边跪坐下来,低着头不说话。

“郭守捉有事但讲无妨。”

方重勇指了指阿娜耶沉声说道。

郭子仪面色平静的点点头道:“方使君,甘州南面祁连山脉,有一条只有牧民们不得已时才会走的山路,连牲畜的都不能行。”

他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草草画了一副简图。

“正常情况看,这条路人迹罕至,几乎不可能有人去走。若是大部队行军,则需要依靠人力去驮运辎重,偶遇大风大雪,估计死者不可计数!

因此朝廷并不把这条路当回事。”

郭子仪说话很谨慎,因为一切都是他的猜测,没有任何迹象的时候,瞎说话扰乱军心是要承担责任的!

“郭守捉是说,吐蕃人,可能走这条不寻常的路,不骑马来奔袭甘州城?”

方重勇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跟郭子仪想得不一样,这条路方重勇不仅知道,而且在他前世还相当出名!

有部队过一趟就因为天气恶劣死了四分之一的人!具体是什么事迹他反倒是不太记得了,只觉得当时异常震撼。

想明白这个道理不难。

严寒大风缺水,又没有补给。在不依靠牲畜的情况下翻越祁连山,不可能是什么美好的体验。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很贴切。

翻越山脉的时候,因为大风大雪很容易造成失温、迷路,然后部队大量减员却得不到及时救治!以这条路作为行军路线,本身就是在玩命!

“方使君所言不差啊,吐蕃权贵们不把他们的士卒当人。就算死一半的士卒,只要能立下军功,那都不是什么大事。”

郭子仪叹息说道,他对吐蕃人打仗的疯狂,有着很直观的体验。

在一个到了三十多岁,就会普遍因为各种原因死亡的农奴制国家里,痛痛快快死在战场上,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就算在高原苟活不用上战场,也会死于高原低氧环境下的辛勤劳作。

“所以,郭守捉有什么打算呢?”

方重勇不动声色问道。

郭子仪此刻前来密谈,显然不会只是拉家常,而是有求于人。大家现在都是混官场的,且官职没有可比性。

不存在谁隶属于谁,谁又要跪舔于谁。

“建康军虽然是甘州的建制,但它的设立,主要是防止吐蕃人攻克瓜州后从西域进攻河西走廊,随时支援玉门关的守军。

并不是为了防守甘州南面准备的。事实上,那条路,或许在郭某有生之年,也不会见到那一支军队犯傻去走。”

郭子仪苦笑说道。

事情麻烦就麻烦在这里。

朝廷军镇的设立,都是应对的常规情况。与常规情况相对的,便是特殊情况了。

吐蕃派兵翻越祁连山奇袭甘州,便是那种概率极小,风险极大的活计。

没有证据,郭子仪怎么跟上级反映这个情况?

总不能说一报告就是“我认为”“我觉得”“我担心”这样的字眼吧?

而这条路的出口,离甘州的州府张掖城很近,甚至比建康军的驻地离张掖城的距离还要近!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便是张掖守军的五百精锐,外加六千团结兵来御敌了。

表面上看,似乎风险不大,因为赤水军从凉州支援甘州,似乎也没多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