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基本上只要是到了一地,就会奴役一地的百姓。只有那些拼命反抗过他们,并对他们有过重大杀伤的本地豪强,才会被授予“舍人”的职务,管理吐蕃人不方便管理的地方。
简单的说,尚武的吐蕃人看不起懦夫。所以面对他们,无论是想自保还是想投靠,拿起刀就对了。不拿刀,你连当狗的资格都没有,只配成为待宰的猪羊。
张悛为首的本地大户们瞬间跪了一地,高呼道:“我等定与使君同心同德,与沙州共存亡!”
“很好,从现在开始,城内粮秣实施配给制,动员本地百姓一起守城。违令者,以吐蕃同党论处,杀无赦!”
方重勇丢了一句狠话,就带着人离开了城头。
还有很多需要周密部署的事情,需要在私密的地方完成,并不方便在大庭广众之下公之于众。
小城的封锁还未解除,沙州的麻烦更是深不可测,目前为止,方重勇身边谁也不知道吐蕃人到底进行到哪一步了,甚至就连瓜州城是不是还在,他都不是很确定。
隐约之间,方重勇觉得吐蕃人没必要在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撒谎。瓜州,大概率是被破城了。
吐蕃若破瓜州,这次再破沙州的话,那西域跟中原则被其一分为二。造成的连锁反应,或许连河西节度府都已经难以应对了。
对此方重勇忧心忡忡,感慨吐蕃人这波大招,真是迅疾如风!
……
天宝元年初夏,吐蕃人利用雪水融化,河流涨水后沿岸草场丰美的短暂时机,集中此前尚未参与战斗,从各茹抽调出来的精锐,兵分三路攻打河西!
一路吐蕃军偏师佯攻大斗拔谷,攻克新城之后,在大斗拔谷与新城之间,与唐军来回拉锯。
一路吐蕃军主力沿着冥水(疏勒河)攻瓜州,一举破城。瓜州刺史乐庭环战死,攻守双方皆死伤惨重。
因为伤亡过大,吐蕃人在瓜州屠城泄愤,几乎是鸡犬不留。
另一路吐蕃军偏师攻沙州,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无人居住的寿昌县后,在沙州小城和罗城碰了一鼻子灰,只得将两座城围困起来,向城内劝降。
紧急军情传到长安,大唐天子李隆基得知瓜州被破,大发雷霆,气得一天没吃饭。
随后,他一道圣旨下来,直接将河西节度使萧炅撤职,贬官岐州刺史,由王忠嗣接任河西节度使!
刚刚改年号就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基哥忍无可忍,他一定要找回场子!
第128章 没那么简单
砰!
一颗体积巨大的石头,砸到了方重勇所居住的院子里,溅起一阵尘土。
这已经是府衙范围内落下的第五个巨石了!方重勇的卧房顶上都被砸了一个大窟窿。
自从第一天攻城不顺以后,吐蕃人就对小城围而不打,然后随着他们后续辎重部队的就位,以及利用从寿昌县找来的木料石料。吐蕃人在小城外,打造出来十七台看上去蔚为壮观的抛石机。
吐蕃人将其命名为“抛楼”!
这玩意的主要结构,是在木架上安装一个十分粗壮的横轴,然后轴的中间穿有一根带韧性的长木杆,杆的一端连上一个,由皮革制成,几十根绳索连接的皮窠,里面可以填装石块。
最后在使用的时候,利用杠杆原理,几十个人听号令一齐拉动,将皮窠中的石块抛入城内。
府衙书房里,阿娜耶若无其事的给方重勇煮茶,好像院子里那块大石头,刚才根本不会落到书房里一样。
“吐蕃人知道我们不好对付,攻城要死很多人。所以他们现在,就是在用这样的办法来恐吓我们,希望我们屈服。”
方重勇一边说,一边抿了一口茶,差点给整吐了。
阿娜耶自幼就家庭条件一般,不太讲究贵族们才讲究的细节,煮的茶确实没有郑叔清的侍女煮得好喝。
而且难怪唐人煮茶要加盐的,这制茶工艺不到家,确实不加盐提鲜就不好喝了。
“知道是这样,那郎君还不搬到更安全的地方?那些该死的吐蕃人正瞄准着府衙在打呢!”
阿娜耶没好气的说道。
之前听方重勇描述了一下沦为吐蕃人的女奴会有什么待遇之后,她便对吐蕃没有什么好念头了。
“我若是躲起来,城中就要乱套了。正因为我还在府衙里办事,所以城内大户也好,百姓也好,胡商也好,都知道我没有放弃这座城。
所以在我死之前,他们就不会被吐蕃人劝降!”
方重勇指了指桌案上这一叠劝降信说道。
当然了,他这么说都是在安慰阿娜耶,实际上吐蕃人心思歹毒,所图甚大。这种复杂烧脑的事情,就没必要跟阿娜耶去说了。
吐蕃军如今开出来的条件,确实很优厚了。
允许城内居民迁徙到陇右,河西走廊沿途的吐蕃军都不会攻击,他们只要城池。
最近是每开一次条件,给出的待遇就会优厚一点点。那样子就像是算准了方重勇一定会答应一般。
明摆着的,吐蕃人打仗很有谋略,知道攻心为上的道理。小城内的唐军既然已经展现出了“统战价值”,那么他们也会采取两手策略,并非一味蛮干。
这种小套路,方重勇早就洞若观火,也就哄哄没脑子的丘八了。
如果吐蕃人是真的想放他们一马那就罢了,只可惜方重勇觉得吐蕃人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统战”。
忽然,方大福急急忙忙的走进来,面有忧色的对方重勇说道:“郎君,果然如你所料,吐蕃人的真正目标,是城内的坎儿井入口!”
“那是自然。”
方重勇淡然说道。
吐蕃军法里清清楚楚写着,与敌军交战,以破坏其水源与粮道为先。以此为大功,并授予老虎旗嘉奖!田宅奴仆奖励无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