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重勇对郑叔清低声说道,声音极小,几乎是微不可闻。
“需要这么狠么?”
郑叔清被吓到了。
“只要你不害怕,害怕的就是别人。”
方重勇拉住郑叔清的衣袖,用力的扯了扯!
老郑雄赳赳气昂昂,带着京兆府衙门的人收队,将楼上十几个宾客,一个不剩的全带走了。
杜甫与元结二人全程观摩神仙打架,连个插嘴的机会都没找到。
“相请不如偶遇,这位兄台要不和我们一桌,一同上楼宴饮。一边欣赏美景,一边畅谈人生,岂不美哉?
这位是杜甫杜子美,这位是元结元次山,某叫方重勇,方有德之子。”
听到方重勇的邀请,那人连忙拱手说道:“那敢情好,某就却之不恭了。某叫张献诚,家父张守珪。”
面前的年轻人微笑说道。
身旁那位杏花楼的胖掌柜,吓得一屁股坐到地上。
刚才那位假“张公子”被京兆府衙门带走了,现在这位不显山露水的,才是真正的“张公子”啊。
然而,张献诚却是很和善的将那位胖掌柜扶起来,然后替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说道:
“某从前都是边镇丘八,到长安也没两年,不讲究那么多虚名。
要么就喝酒,要么就杀人,哪里在乎什么公子不公子的啊。
这顿我请了,到时候派人去左相府拿钱。”
张献诚拍了拍杏花楼掌柜的肩膀,然后转过身来,对方重勇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子美兄,还不上楼?”
方重勇一脸疑惑的看着杜甫,这位诗歌传于后世的大诗人,此刻已经震惊到有点麻木了。
“走啦走啦。”
元结哈哈大笑,不动声色的挽起杜甫的胳膊就往楼上走。
方重勇意味深长的看了张献诚一眼,二人目光相触,都友好一笑,微微点头,一同上了杏花楼。
只留下那位差点吓尿了的杏花楼掌柜,留在原地风中凌乱。
古代城池的地图,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发现有些作者,对于历史的态度是非常有问题。当然,你写外国历史,我也不关心君士坦丁堡长什么样,随便你折腾便是。
但是很多中国古代史料,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地图,是专业人士也查不到的,这也是当时记载的缺憾。
如果查不到,那就随便写写好了,不要一鼻子一眼的描述,误导读者以为真实历史的城池也是这样的。
也可以编一副地图,在彩蛋章节里面注明:本地图由书作者编撰。
加个水印,不是难事吧?
但很多作者不是这样的。
我故意编一个地图,用来配合我的剧情,但是我就不说这是我编的,哪怕里头没有一笔一划是真的,甚至连城池的平面形状都是假的。
而且我也不说这是从别处借用来了,反正我就是什么都不说,读者被误导了,以为这就是史料地图,那是他们蠢。我就是欺负你们没有辨别能力,为了营造我写历史文的“真实感”。
接下来,我会在这一章的评论区里面,把古代各种地图的扫描版发出来,让大家看看真正的历史地图长什么样。以后,大家都能一眼分辨出来,什么地图是史料地图,什么地图是作者编出来的。
关注本章评论区。
第160章 人与人的悲喜并不相同
交浅言深是大忌,“张公子”很谨慎,跟方重勇等人推杯换盏走了三轮酒令后,就找了个由头说有急事,不慌不忙的带着随从们离开了。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跟方重勇说什么重要的话,当然了,方重勇的态度也是一样。
从见面到离开,二人都只知道对方的姓名,以及他们各自的老爹是谁而已,其他的都只能靠脑补,或者回去以后慢慢打听。
“这位张公子,感觉很不简单啊。”
方重勇忍不住感慨说道,今天这顿饭,真是吃得一波三折。
“确实,身为张相公之子,却如此低调,喜怒不形于色,当真是……”
元结形容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去说。因为他发现方重勇貌似也是这样的人,某些话说出来有些不太好。
“方使君,行卷之事,如果太为难的话,不办也是可以的。刚刚京兆府尹说什么科举舞弊,只怕这次科举……”
一直沉默不说话的杜甫,忽然提起这一茬来。
“唉!”
方重勇长叹一声,随即对杜甫与元结二人叉手行礼说道:“二位放心,虽然如今某已经不是朝廷命官,与二位一样,也要参加这次科举。但你们可以放心,行卷之事,某还是有几分把握的,绝对不会信口开河。”
方重勇信誓旦旦的保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