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节帅,河源军一万多士卒,这一个个的点名,点到什么时候去了啊?总不能说喊一个名字,就让一个士卒进来吧?”
王难得面色难堪的说道。看到方重勇没说话,他又强调道:“方节帅,河源军这么多人,如果喊一个名字就进来一个人,那点三天都没法点完啊。”
点名花的时间长其实没什么,关键是,这样的搞法,要出大事!
河源军不是满编,是吃了空饷的。
名册里面有一部分人,跟实际兵员是对不上,只存在于账册里。方重勇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帅帐内一个个的点名,这不是要人老命么!
“盖将军,让你的部曲,封锁河源军各营的营门。除了必要运送补给的人员外,其他人不得进出大营,无论官阶大小。
违者以谋逆论处。”
方重勇对盖嘉运说道。
“得令!末将这便去办!”
盖嘉运双手抱拳行礼,随即带着身边的一众亲兵转身便走。
“愣着干什么,点名啊!”
方重勇不耐烦的对身边掌书记吩咐道。
情况稳定
早上更新是语音转码的,现在也是,除了在病房里社死以外其他还好。
昨天在看急诊后来打了麻药睡着了,今天我说一下病情吧。
手臂骨折,两只手。四肢多处肌肉挫伤拉伤,掉了两颗牙,上嘴唇缝了五针,手掌磨破了好大面积,绷带缠上了。
要是没戴头盔估计寄了,那就真要上新闻了。
骑电动车一定要戴头盔,经验教训啊同志们。
晚上的时候交警过来定责了,武汉水务局的锅,还在走索赔流程。我没有责任。
近期还是会一直更新的,生活所迫,不更新哪来收入呢?我本来还有一份咨询顾问的副业,现在断手没法搞了,那个同样是伏案工作也是要打字的。
书友们的关心我很感动,但是休息是没法休息的。社会的残酷与生存的硬性要求,不能躺在床上嘤嘤嘤。
我有病所以别人要让着我,我受苦了所以别人要关心我,这都不是成熟社会人该有的心态。
无论自身情况如何,都不要去祈求社会和他人的同情,这才是思想上的成熟者。所以哪怕很难,书还是会继续更新的,不存在我歇菜的说法。
拭目以待吧。
第234章 格局不小
河源军中军营地的中军帅帐内,隶属于陇右节度使麾下的掌书记,面有难色看着代理陇右节度使方重勇,不明白这位到底是在玩哪一出。
来之前,方重勇说的是“吓吓河源军的人”。按理说,这个时候,王难得就应该服软,屏退众人单独向方重勇禀明吃空饷的情况,不应该冒着激怒方重勇的危险,死要面子强撑着。
毕竟,陇右边军欠饷多年不说,还有很多狗屁倒灶的破烂事,写本书都有多的。
比如说当年与吐蕃大战后,很多阵亡将士没有找到尸体,不仅被陇右各级边军对外宣称这些人“叛国逃亡吐蕃”,而且后来他们的家人都被牵连倒了大霉。
这些事情在陇右边军当中不是什么秘密,却没有人提出来,那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答案就是这几年大唐与吐蕃保持总体和平,边军军费被砍了不少,而且还经常拖欠军饷的正常发放。少报点阵亡,就可以省出来一点抚恤金啊!
再说了,边军这边如果报的阵亡数字太大,也会显得边将无能。空出来的数字还能吃空饷,在朝堂拖欠军饷的时候应急一下,岂不是一石二鸟?
比起这些“不能说的秘密”,陇右边军里面普遍吃空饷也就不值得针对了。这件事说穿了也就那么回事。
既然是这样,那王难得为什么现在还不服软呢?
掌书记看了看王难得,只见这位身材魁梧的壮汉虽然额头上有些汗珠,看起来有点紧张,但丝毫没有求饶的意思。
这位难道还觉得可以蒙混过去?
不仅是掌书记,就是方重勇这边的何昌期等人也是不理解。
“你是不是觉得现在这个掌书记的官职当得太平淡了,所以想给自己找找乐子?”
方重勇看着身边掌书记,疑惑问道。气势逼人,不怒自威。
“卑职刚刚走神了,走神了。”
这位掌书记连忙告罪,随即大声喊道:“开始点名了,第一都第一营,姚二牛!”
唐代边军编制与禁军略有不同,人员考核也没那么细致。
花名册中“营”为最小的部署调度编制,约有兵员四百人,设营主一人。营以下的编制便不再细分。同一营的士卒在什么序列,可以由营主随意调动而无需报备,更不用更改花名册。
乍一看没什么,实际上细思极恐。作为边军最小部署单位,营主权力之大显然不可低估。
“去把第一都第一营的人全部叫到帅帐门前听命。”
王难得沉声对身边的一名将领说道,暗中使了个眼色。
不一会,这名将领带着一个相貌普通,面带犹疑的中年士卒进了帅帐。
他对着王难得抱拳行礼道:“姚二牛拜见王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