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 第41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414节(2 / 2)

鄯州河湟谷地附近的吐蕃军与唐军的军事部署,基本上都是打明牌。南线吐蕃军主力囤积于大非川,北线吐蕃军主力囤积于星落峡以北的大通城,像是一个钳子的两头。

像什么中间击破,穿插切割之类的战术,唐军是不能玩的,因为这把“钳子”的中央节点是青海湖周边的大山啊!

士卒对着人砍也就罢了,总不能对着山砍吧?

这便是吐蕃人占据地缘上的优势,不是唐军可以改变的。

吐蕃军的南线补给基地在黄河九曲之地,北线补给基地在亹源一带。陇右镇唐军要想打穿吐蕃军阵线,断其粮道,基本上等于把吐蕃军全部杀完。

与吐蕃军南线雄厚的兵力相比,北线的吐蕃军是偏师。只要断掉这一臂,反攻吐蕃南线,拿下黄河九曲之地的机会就来了。

这样便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石堡城天天被吐蕃人威胁的情况。

吐蕃在谋算石堡城的时候,王忠嗣也在谋算他们!

而王忠嗣目前的状态,就是一只手不停在接吐蕃人扔过来的石头,看起来手忙脚乱。而他另外一只手,还要留着随时准备反击,不敢全力应对吐蕃军的侵袭。

预备队要是全派上去了,吐蕃人还有后手怎么办?这种可能性不仅有,甚至还非常符合吐蕃军一贯的打法。

李光弼的想法不能说有问题,只是调用的兵马不对。

“你且稍安勿躁,现在还不是时候。”

王忠嗣亲切的拍了拍李光弼的肩膀说道。

“王节帅,某只是担心这样下去,迟早顶不住的。也不知道朝廷在做什么,都这个节骨眼了,居然不派兵支援陇右。”

李光弼叹了口气,无奈吐槽了一句。

“慎言!这种话也是能说的么?不派兵你就不打仗了?”

王忠嗣虎着脸怼了一句,随即疲惫的摆了摆手。

其实他心里也很不满,只不过不能说。既然他担任了陇右节度使,那就应该利用手里陇右镇的边军守好地盘,这是职责所在。

下面的人可以抱怨朝廷不派援兵,唯独他不行。

“去歇着吧,该你出马的时候,一定不能含糊。”

王忠嗣一脸肃然对李光弼说道。

“请节帅放心,到时候末将必定会全力以赴,不成功誓不苟活!”

李光弼拍了拍胸脯,信誓旦旦保证道。

“去吧,我还有军务,就不送你了。”

……

吐谷浑旧都伏俟城,在大非川西边,毗邻青海湖,位于其西南面。伏俟城作为吐蕃南路军的指挥部,年迈的吐蕃大论乞力徐住在这里遥控指挥。南线吐蕃军前线战斗都是由禁军将领恩兰达扎路恭负责指挥。

伏俟城的主楼某间大堂内,两个浑身是血的吐蕃军千总跪在地上请罪,而乞力徐面色不善坐在高处,似乎在爆发的边缘。

方重勇那位便宜义兄恩兰达扎路恭,则是站在乞力徐身边,好似雕塑一般。

“来自逻些城的两个东岱禁卫军,损兵折将竟然都攻不下石堡城,还丢了定戎城,按军法应该如何处置?”

乞力徐有气无力的询问身边的恩兰达扎路恭道。

“按军法,所部悬狐尾,主将斩。”

恩兰达扎路恭面无表情说道。

“执行军法吧。”

乞力徐微微点头说道。

“大论且慢。末将以为悬狐尾必须以儆效尤,但斩将可以放到后面,让他们戴罪立功,洗刷耻辱为好。

下次攻石堡城,让他们打头阵。”

恩兰达扎路恭慢悠悠的说道。

“如此,也好,就这么办吧。”

乞力徐微微点头说道,轻轻摆了摆手。

跪在地上的两个吐蕃军千总如蒙大赦,赶紧的退出了大堂。

“现在是时候了么?”

乞力徐对着恩兰达扎路恭招招手,让他凑到自己身边,压低声音问道。

听到这话,恩兰达扎路恭摇摇头,长叹一声说道:

“还不是时候,只要陇右的天威军没动,我们就不动。

久守必失,以目前唐军的兵力,迟早要把天威军丢进去补漏洞。那一刻就是我们收网的时候。”

“王忠嗣成名已久,作风稳健似乎不入套啊。”

乞力徐叹了口气说道,眉头紧皱。他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吐蕃国内,算是凤毛麟角的长寿了。如今吐蕃国内的内斗,随着上一任赞普遇刺而骤然升级,年迈的乞力徐是两派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得以坐镇伏俟城总揽大局。

北线吐蕃军也要听其号令。

乞力徐从开元初,就在吐蕃与大唐的边境主持军务。他已经见过太多世面了,所以为如今的战局感到深深的忧虑。

“王忠嗣一如当年秦赵长平之战的廉颇,唐军里面总要出一个赵括的,我们可以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