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 第41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416节(1 / 2)

听到这话,何昌期面色尴尬辩解道:“方节帅,您是知道我的,我就是听话,您让我跑腿,我不敢打杂。您……”

“行了行了,别废话。你现在就去告诉儿郎们,在吐蕃人的库房里面看看有没有拒马桩,木栅栏一类的东西。

没有的话赶紧的造,再派人去附近大通河的河岸边找找有没有木筏。”

方重勇不耐烦的说道,他脑子里一团乱麻,吐蕃人的情况很不对劲,超出预料之外,定然有诈。

“明白了,末将这便去办!”

何昌期叉手行礼退下了。

……

这是最难熬的一个夜晚,方重勇非常担心吐蕃人会从亹源南面那条行军谷道里面杀出来。他部署了一千人在山谷口埋伏,并亲自盯梢。

可惜一晚上过去了,吐蕃人没有任何反应。

当然了,也不能说完全没反应,这天傍晚的时候,刘贡带着三千大斗军前来亹源增援,还带来了一个俘虏:西边那支吐蕃军东岱的千总!

按照刘贡的说法,这支军队其实在亹源遭袭击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得知战况。

可是令方重勇迷惑不解的是,这支吐蕃军的千总,却当做啥事也没发生一样,只是告诫麾下士卒多多警戒,不要轻举妄动。

简单说,就是假装完全没看见。

方重勇让刘贡的儿子刘怦,将那位吐蕃军俘虏带来。

没想到稍作审问后发现,这人竟然是个唐人!其先祖,居然还是徐世绩!他本人也将李唐赐予的姓氏“李”改为了本姓“徐”,叫徐祛病!

当年徐世绩的后人反武则天后事败,全族被杀。其家族余党举家逃亡吐蕃,并在吐蕃受到重用,家族成员中居然还有人成为了一个东岱的千总!

方重勇一边啧啧称奇,一边疑惑的询问那人道:“本节帅是在等cd,你是在等什么呢?”

徐祛病一愣,完全不明白“cd”为何物。

看他听不明白,方重勇微笑解释道:“本节帅在问你,为什么那时候不杀到亹源谷地来。你们若是能及时救援,估计也会让本节帅手忙脚乱一阵子。”

“我本汉儿,投靠吐蕃乃是李唐逼迫走投无路而已。至于吐蕃府库被烧,又与我这个汉儿何干?在下只是住在吐蕃,又不是吐蕃人。”

这位徐世绩的后人,给了方重勇一个无法评价的答案。

果然,吐蕃内部,也很抽象啊!

方重勇不由得感慨自己运气好,当初选择行进方向的时候没选错。

“来人啊,给这位壮士松绑,放他离去吧,他想去哪里,我们都当做没看见就好了。”

方重勇很是大度的摆了摆手说道。

第299章 国家养兵百五十年

徐祛病带着他的残部,离开了亹源。为了报答方重勇的大度仁慈,他告诉了这位河西节度使一个少数吐蕃人才知道的秘闻。

从亹源出发,顺着大通河一路南下,不到五十里地,有一条吐蕃人与大唐商人的走私小路,被双方昵称为“茶马小道”。

因为陇右地区被唐军长期封锁,贸易不通。所以长安来的商人,并不会去鄯州,而是喜欢走到兰州以后,顺便在去河西走廊去西域之前,先搞点“外快”。

主要是获得路上必须要用的廉价马匹。

而亹源与大通地区的吐蕃人,也需要将自己放牧的牛羊卖出去,换取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于是这条直通大通地区的茶马小道便应运而生。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亹源这边的大通河两岸非常狭窄,不方便货运,但可以走人。所以吐蕃人便将货物,也就是那些牛羊甚至是乳酪制品“打包”好,固定在木筏上,然后让这些货物顺着大通河一路流向下游。

简单说就是,货走水,人走道,互不干涉。

在茶马小道的入口处,有一个规模不大的渡口,还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镇子,在这里专门负责接运,转运,卸货这些事情!

大唐商人通过这条路,将手里不值钱的茶砖茶饼卖给吐蕃贵族,而大通与亹源地区的吐蕃东岱,则是将畜牧产品在这个集镇上销售。都是瞒着两国官府的。

当然了,从兰州到茶马小道的入口,需要逆流而上,还是很费事的。不过考虑到茶砖茶饼的重量与体积不大,还有这些物品的价格奇高,找纤夫逆流拉纤,用木筏托着货物,也就不算什么大成本了。

徐祛病所在的东岱,就是玩的这一手。因为他的先人来自大唐,在大唐也有些私人关系,所以亲手操持这条走私线路,定期走私。

方重勇回想了一下当初他在沙州当刺史的时候,跟恩兰达扎路恭之间也玩走私,顿时心领神会!

要不怎么说英雄所见略同呢!

杀人无法创造任何价值,但是走私却可以!大唐与吐蕃打得热火朝天,可那又跟两国民间的商贸有什么关系呢?

毕竟,大唐的茶叶,在吐蕃贵族里面是刚需。甚至某些吐蕃贵族,还专门收藏大唐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茶叶。其种类之丰沛,让长安权贵都自叹弗如。

这里头要是没有走私的功劳,那就真见鬼了。

“茶马小路啊。”

方重勇看着大通河急速流淌的河水沉吟不语。

大唐官方的地图,都不会标注这些道路,可是当方重勇带兵到这里的时候,却发现这里可以大规模行军。

其实不仅仅如此,就连亹源直通大通地区的小路,起码都有五条以上。

问题只在于:大部队能不能骑马过去,能不能携带辎重过去,能不能维持长期的补给。

然后方重勇得到的结论是:这些小路,只能让三千人规模的队伍轻装到大通,附带七天干粮。连盔甲和重兵器都带不过去,更别提马匹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