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庄不动声色问道。
“嗨,当然是出大事了,不能多说。邠州挖石炭的契丹奴隶造反,圣人怀疑长安城内有内应,还怀疑跟皇子有关,让金吾卫细细的查。
唉,某当初就是没跟方节帅去河西打吐蕃,搞得现在每天去寺庙查那些权贵家的男人女人们偷情,晦气透顶!
我跟圣人请辞金吾卫中郎将,圣人不许,要不然我早就走了!”
张光晟忍不住抱怨道!
因为那一日有“救驾之功”,所以他也在基哥信任的人员名单里面。请辞金吾卫这样的事情,自然是不可能得到应允。
“那张郎将查到什么了吗?”
严庄小声问道。
“查到个屁!真要查到就不会这么大张旗鼓了!
我跟你说,圣人是觉得……”
张光晟说了一半,忽然感觉说出来好像有点不妥,连忙打住话头,对着严庄慎重点头告诫道:“这几日不要出进奏院,保你们无事。这次圣人发了狠,落到谁头上,保不齐一刀!”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严庄连忙从大堂内拿了几坛子好酒让张光晟抱着,好言好语的送对方离开了进奏院。
“方节帅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但是,大唐的局面,似乎并没有完全好起来。”
严庄身后,传来岑参的声音。
“契丹人也是人,把他们当奴隶丢入石炭坑里面生死无论,他们能不反么?
全长安的百姓,冬天都在享受这些沾血的石炭,还不许别人反抗咯?”
严庄摊开双手,无奈问道。
今天还有一章
大概到晚上更新,剧情渐入佳境了。放心,大剧情我有全盘的安排,不会让这本书到后面就没什么看点或者学某些历史文一样后期雪崩,票都投过来吧。
第307章 如虎添翼
方重勇带着银枪孝节军回到凉州以后,就发现他额头上的那个新伤口,给自己加了一个正向buff:走在凉州城内集市的时候,时不时就有胡商向他推荐自家女儿,说什么貌美如花,臀圆腰细好生养又勤快,问他要不要女奴。
免费送!不要钱!不仅不收钱,而且还要倒贴一笔“入宅费”!
方重勇觉得这肯定是吐蕃人一箭改变了自己的面相,开了桃花眼,让他变成女人见了就腿软的潮男,绝对跟自己身上的河西节度使官职没有一点关系,更与之前带兵大胜吐蕃没有任何关系。
面对西域胡商们的热情,方重勇只好敬谢不敏。倒不是不喜欢胡姬,而是趁着自己还年轻,要多保养一下身体,免得现在纵欲过度,将来死太早了,会造成人生遗憾。
这天,方重勇带着杨炎,二人一大早就在凉州城内闲逛,暗访交子的流通情况,根据民间反馈的信息,来调整官府政策。
转了一圈后,他们发现,市面上交子的流通状况,比预想的要好很多。
因为丝绸的属性,在河西与在长安有本质区别,所以交子被附上了另外一层含义,即:丝绸兑换券。除非冒险走私,否则没有交子,胡商们是一片丝绸都带不出沙州关隘的。
现在沙州的罗城已经变成了用交子兑换丝绸的集散地,而在河西远离沙州的地方,交子已经逐渐替代了绢帛,用于本地居民日常消费。
而押金效应与长安那边被交子“挤兑”出来的绢帛不断输送河西,换取价值更高的西域货,使得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多了起来,商贸显著繁荣。
总体来说,河西走廊的经济,要比长安物价奇高的畸形经济要健康多了。出征西域之前,这个大后方看上去还是稳固的。
“方节帅的绢帛交子有序兑换之策,确实不错。我们控制胡商的大头,允许百姓的小额面值自由兑换绢帛,两不耽误。”
杨炎很是钦佩的对方重勇说道。
丝绸这种东西,在河西就是一种“出口商品”,本地人并没有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的使用丝绸。
方重勇原本设想的“两道并行”之法,在河西落实得很好。用政策和交子控制丝绸出口,严打走私。然后以丝绸为基本锚定物,允许民间小额兑换,稳定河西交子的币值。
越是放开小额兑换,越是能避免挤兑,因为货币流通是否顺畅,它终究还是个信用问题。
“河西的交子,很快就会饱和,需要新鲜血液注入,到时候只能靠打通西域来实现。”
方重勇看着街面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与招揽客人的商贩,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杨炎微微点头没有说话,因为已经没有继续就这个问题聊下去的必要了。
说得再多,政策再好,也要能实现才行。
西域那边的人都是亦兵亦匪,亦商亦盗,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良民”。
居无定所的游牧部落,是雇佣军也是马匪,同时也可以充当护送货物的保镖。
唐军既是秩序维护者,背地里也是披着官军军服的盗匪。
牵着骆驼行商的胡商,换身衣服就是带着货物的盗匪头目。
而底层的百姓,可以是护卫,也可以是盗匪小喽啰,还可以是小商贩和农夫,并无固定身份。
年轻漂亮的女人,可以是身份高贵的某教圣女,也可以是脱光衣服出来卖的妓女。
只看是面对什么场合,面对什么人。
西域十分广袤,风土人情迥异于中原,那里的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份转变,十分适应。
堪称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一样米养百样人。
换言之,这是一个完全以实力和利益为尊的丛林棋盘,强者为王,生杀予夺,弱者则是不加任何掩饰的被人随意摆布。什么仁义道德之类的东西,不能说完全没用,只是在西域用处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