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 第45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450节(1 / 2)

小说就跟拍电影类似,所有的一切,都要放在“相框”里面,而不能让读者看到相框外面的东西。

电视,话剧,魔术,小品等等,同样遵循这个规律。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

对于长篇盛唐文来说,“相框”里的东西,需要转场么?

“转场”的说法,也就是换地图,走出长安。不换地图,就一定还是在长安,所有的剧情就必定限定死了在长安。那么,在盛唐的时候,怎样的一个故事,可以局限在长安呢?

《长安十二时辰》便巧妙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如少男少女的第一次恋爱说“我爱你”那个时候。

拍一个人得了癌症的电影,要怎么反映他得了癌症,又不让观众看到他生命最后时刻,形如枯槁的狰狞模样呢?

当然不能排除科技在一个月内发展了一千年这种“带系统”的情况,所以便将镜头放在某个风景优美又诗情画意的下午即可。不必展示出主角在与癌症斗争的最后一刻,是怎样痛苦的哀嚎。

那如同恶鬼一般丑陋的身躯,不是读者和观众老爷们想看的。

观众老爷们心善,见不得血,打死的时候要拖远一点!

读者与观众,其实就是晚唐五代的牙兵,而作者不过是类似无权无势的节度使罢了。节度使不能满足牙兵们日益旺盛的需求,牙兵们就要造反。

好,继续回到小说的问题上。

大部分读者,其实对于盛唐完全没什么概念,他们当中甚至好多人都不知道新疆最大的山脉叫什么名字。

如果作者要写盛唐风貌,那么何为盛唐风貌?连这个答案都不知道,又怎么表述呢?

就好比有个人问:什么是现代中国的风貌?

是上海浦东的高楼大厦,还是湘西的竹楼?写这么一本书,要不要“转场”?

答案我不说,但是每个人心里应该都有答案。

大唐的风貌是长安城里那点事?还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面说的“大唐驿道发达,每隔30里有一驿站”这样稍有逻辑的人都能看出的胡说八道?

大唐的东北、西北、江南、两京,都各有特色,都是大唐风貌,怎么就长安是大唐了?其他地方就没风貌?还是不值得去写?

《长安30k里》拍出来为什么有人骂?其实这里头都是些朴素的情感在宣泄,该讲的故事没讲好,还不许观众骂一下?

说到这里,问题又回到《长安十二时辰》这里,这本书聪明的地方在于,只把场景聚焦在长安,它也不用写三四百万字,当然可以不转场,那么其他盛唐文要不要转场?

要转场的话,转到新的地方,城池长什么样?当地有什么特色,什么背景?山川地理,人文风貌如何?需要花多少笔墨?

读者老爷们对此都是不知道的,可能连那个地点在唐代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作者当然可以乱编一个,可是……编的就是编的啊,它和历史上的真正模样,一定是天差地别。读者虽然不一定能知道你是编的,但他们一定能感觉出不对劲不对味。

这是历史文作者,所逃不出的“摄像框诅咒”。

不转场,剧情和篇幅不够;转场,背景描写与剧情冲突的比例不好协调。

换做是你,怎么写?

昨天有读者跟我说起《长安十二时辰》这本书,这篇就是我给他的回答:

任何人都可以让自己一辈子都沉浸在初恋的快乐之中,但是……

(更新下午送到)

第323章 刁民辈出

夜已深,没喝多少酒的方重勇却已经有了稍许醉意。

伊吾军的高层,还有北庭都护府的高层,包括夫蒙灵察在内,都被他“搞定”了,签署了一份秘密协议,他们会全力支持方重勇在西域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包括但不限于全力配合打击“不法”胡商;全力支持在北庭三州铺开河西交子,建立可兑换交子为绢帛的交子铺;专设“户籍快速办理”的衙门;建立“西域交子行”发行军票;废除西域各类“都督府”的包税制等等。

换句话说,就是为将来打散西域小势力做准备,扩大官府“编户齐民”的规模,一定程度将西域人口内迁。

某些平日里朝秦暮楚的西域小国势力,将来必然要把他们给拆得七零八落。方重勇和安西远征军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他给自己找来了一群帮手。

北庭三州与北庭都护府的军政势力,甚至包括三州百姓,都会从中出一份力。这也就是方重勇所说的“不为宾客者皆为菜肴”。

北庭三州的人都是上餐桌的,多少要分点好处。至于更远的葱岭二十国和波斯都护府,他们则是餐桌上的菜。与其让这些人有实力朝秦暮楚给大唐找麻烦,还不如将他们的人口内迁,国家拆散,在几十年内彻底虚弱化。

分清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伙伴搞得少少的,对敌人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无情收拾掉。

这便是政治的精髓。

方重勇的思路,是平定西域要先政治后军事,能不动用武力,就暂时不会动手。

这份协议,属于“政治协商”类型的,官员调走的时候,可以拿一份“安家费”退出协议,在任的时候,则可以参与协商,往里头增加新条例或删减旧条例。

如今,北庭都护府、伊吾军军使、伊州刺史、司马、主簿等都签署了。至于其他两州的军政首脑,方重勇将来也会把他们拉进来,形成安西远征军的稳定大后方。

“方节帅,车十将求见。”

方重勇正在沉思之间,军帐外响起亲兵的声音。

“让他进来吧。”

听到这话,亲兵放车光倩进了军帐。

一见面,方重勇就请他席地而坐,饶有兴致问道:“今夜的宴会你也看了,有什么想法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