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啊你啊,来,本节帅跟你细说。”
方重勇让何昌期坐到自己对面,又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解酒的药饮子。
“如果你是吐火罗的使者,收到了一大堆河西交子,并且知道这些交子可以换绢帛,那么你会怎么样?”
方重勇问了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
“那自然是交给吐火罗叶护一部分,嗯,甚至整个吐火罗权贵圈子,各部落上层人人有份。然后给他自己留一点当油水。”
何昌期想都没想就回答道。
“说得不错。如果你是拿到河西交子的吐火罗权贵,你希不希望这些交子变成废纸,一文不值?”
方重勇又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以交子的便携性来说,吐火罗人平日里走动要翻山越岭,轻便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只要有信用背书,河西交子这种东西是很容易流通开来的。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吐火罗地区与大唐的贸易不能断。
“如果我是吐火罗叶护,那自然不希望交子变废纸,所以同样也不会抵制交子在吐火罗境内流通。”
何昌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
像葱岭西北著名二五仔石国和康国之流,这些小国喜欢左右横跳,绝对不会把河西交子当回事。可是对于吐火罗这种政治立场固定的羁縻州来说,只要河西交子可以保值,那么只要吐火罗上层认可,就能保证交子在一定范围内流通。
“用刚才给吐火罗使者的那些交子,敲开吐火罗地区的大门,让河西交子在其中流通。这成本已经低到令人发指了,本节帅以为这买卖赚到家了,压根就没有亏的道理。
难道你真的想一毛不拔,拿着刀去吐火罗明火执仗的抢劫?”
方重勇难以置信反问道。
何昌期眼神闪烁,喏喏不言、支支吾吾的不敢回答。
看到对方这熊样,方重勇就知道这货脑子里真就这么想的,完全没考虑过吃相好不好看的问题。
他们这些丘八就是想提着刀去抢,谁不给就杀谁!
“高仙芝与边令诚也是这样。他们拿了河西交子,就会想方设法的用出去,自然会支持我们在西域铺开交子的政策。
这就叫做花小钱办大事。
至于银枪孝节军和安西远征军的军饷,难道派个人回去支会杨炎一声,敞开印一批交子很难么?你怎么连这个道理都想不明白呢?
交子只有让所有人都自愿接受,它才会变成钱。
用的人越多,交子就越值钱,越能保值!
整天都盯着这么点苍头小利,瞧你那点出息!”
方重勇毫不留情的嘲讽了何昌期一番。
不过对方听完这番解释后,不但没生气,反而对方重勇竖起大拇指说道:“节帅,还是您的手段高啊!高仙芝和边令诚像是两个傻子,被您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不自知,您才是最厉害的!”
“得了得了,去守门吧,本节帅要歇着了。
踏马的,一个两个都不省心,老子总算是搞定高仙芝和边令诚这两个刺头了。”
方重勇忍不住笑骂说道。
采风计划
下周,最迟下下周,将会去新疆采风,先到哈密,再到乌鲁木齐;然后转到南疆,去阿克苏,喀什这些地方,路线到时候再说吧。
具体是什么时候去,取决于国税局啥时候把我的所得税退给我,有了那三万多块的退税,我就有银子出去浪了。
很多读者可能没看出来,这本书里面很多不起眼的人和事物,都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不少取自墓志,考古,不见于正史。为了尽量构筑一个完整的场景,很多时候查一个地名我都会查半天。
比如说那个吐火罗使者祁斯,向基哥朝贡所献狮子与五色鹦鹉,就是来自墓志记载,出自他的孙子罗何含。后来,祁斯以吐火罗大首领而任唐南衙禁军十六卫之一的监门卫大将军,官正三品,封爵为从一品酒泉郡王,封户为食邑二千户。
官很大,不过那是安史之乱以后的事情了,也只是荣誉象征而已。
吐火罗这条线对于中唐历史的影响非常大,这些却依旧不见于唐代正史。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令人遗憾的事情。
古代,精英们垄断了文化,文人们写了什么作为记录,后人就只能记住什么。所以很多人才说历史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从古至今,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草根是没有什么文化的,自然也不存在所谓的“草根文化”,他们在文化上也没有什么话语权。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只看到有捧前者的,没有看到谁捧过后者。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草根才算是真正有了文化!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从前,草根活着就很艰难了,文化甚至文字,对他们来说,都是很稀有的东西。
然后有些东西不能说,有些人势力太大,有些水太深不能踩,那些内容我就省略不写了,只谈谈网文。
从网文来看,网文其实就是现代中国地地道道的“草根文化”,以至于现在还没有跟上“精英”的步调,不被那个圈子所接纳。
影响广泛,又被广泛鄙视,尬住了。
然后呢,网文就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既然不能向上靠拢,那我一切以市场化为主,向下面下沉,以赚钱为第一要务,其他都靠边站,这总可以了吧?
可以确实可以,但让网文的下限变得更低了!
类似的场景有点像什么呢,就好比说没钱人家里又有孩子的,孩子不想做作业,你又没有时间陪他玩,然后就把手机丢给他,让他自己混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