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康坊的李林甫宅院某个小书房内,李林甫笑眯眯的看着刘晏询问道,亲自给对方煮茶。让刘晏一脸受宠若惊。
“右相,以卑职之见,毁约后患无穷,此风断不可长。这个口子一旦开了,我们面对的就不是那些自耕农了,而是大量投机取巧的地主豪强。”
刘晏接过李林甫递过来的茶杯,小心翼翼的回复道。
“你说的情况本相何尝不知,只是,计将安出?”
李林甫目光灼灼的看着刘晏询问道。
“右相,可以让百姓在长安售卖粮秣。但是,官府这边只收河西交子,不收长安交子。当初签订契约的时候,也没说必须要用什么交子还债,对吧?
借多少钱,还多少钱,这是天经地义之事。朝廷体恤百姓,百姓也要知道朝廷的困难才是。”
刘晏小声建议道。
李林甫微微点头,随即他想到了一件事,反问刘晏道:“朝廷为何不收回河西交子的发行权?将河西交子印好,送到凉州发行,也不碍事啊。”
“右相,这件事要是办了,河西交子必然大幅度贬值。到时候与西域胡商交易的时候,我们就会势弱。而河西交子一旦变成了下一个长安交子,河西边军哗变怎么办?
交子不互通,实为烧林断火也!有了阻隔,一地乱了,不至于全国都乱,卑职以为留着河西交子的独立性是必要的。
卑职近期也是在寻思交子革新之策,待构思完备后,再报与右相。先暂用河西交子,以解燃眉之急。
长安交子名声日坏,将其废除,换上新交子,恐怕已经不可避免。”
刘晏尽量用比较委婉的措辞,向李林甫描述自己的办法。
他的办法说简单也简单,就是用现在长安市面上比较保值的河西交子,来当官方货币替代物,允许农民们在长安市集上卖粮食,但必须上缴河西交子。
或者就按朝廷的办法,采用“内部消化”的办法,用粮食平账。
怎么选都只有这两条路。
要是朝廷已经给了办法,到时候还有人想薅羊毛占便宜,那就是妥妥的刁民,可别怪神策军铁拳打得肉疼了!
“嗯,此法或可一试。新的长安交子要如何,你真的想好了么?换汤不换药是没有用的。圣人怪罪下来,你我都要倒大霉。”
李林甫无奈叹了口气,忍不住提醒刘晏说道。
现在出问题的又何止是长安交子啊!
交子的剧烈贬值,本质上还是财富被朝廷疯狂的榨取掠夺。若是不改制,新的“长安交子”,还是会走老路的!到时候损害的是朝廷的制度威严!
“请右相放心,卑职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一定不会让右相失望的。”
刘晏信心满满的叉手行礼道。
晚上还有一章
加更求票,顺便说点题外话。
昨天跟责编聊过了,因为一些不可说的具体原因,本书暂时没有大推荐,a推也没有。简单说就是没有平台的曝光,没有资本的加持,现在本节帅就全靠牙兵老爷们捧场了。
我以前就说了,我是草根,只能靠自己,没有金主爸爸,没有大腿可以抱,家里也没有矿,更没有任性的资本。凡是草根出身,在社会上打拼的人,肯定理解我这话是什么意思,不多说,懂的都懂。
昨天编辑问我对历史文是怎么看的,我说:现在的历史网文,应该拆开看,是两个元素组成的。
历史和网文。
因为前者努力起来见效太慢(不是说没效果),所以绝大部分作者,都选择了第二个,也就是网文。
历史网文,前面一个词基本上原地踏步,倒是后面一个词被玩出花来了。简单粗暴,来钱快,流量好。
但是光玩网文是玩不转的,只有大约五十万字的生命周期,五十万字以后,那些脑洞用完了,就会进入垃圾时间。
一个不整活,写得又没有崩的历史网文,节奏紧凑的剧情生命周期,大约是100万字到150万字之间,具体看个人发挥。超过这个数字,就会开始松弛崩溃。
甚至是天崩!
200万字的时候,一切妖魔鬼怪都会现行!前期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都被变得一钱不值!换言之,历史网文,靠后面两个字冲到这里,就是极限了。
能破除200万字魔咒的书,精品都是起步,很多值得反复的刷。
所以说,有些人痛惜的说,某些书前面写得如何如何,后面又如何如何,作者不善于把控后期什么的。其实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那是因为读者对网文的鉴赏水平层次非常一般,才会这么认为。
很多书,哪怕看前面“猛如虎”的章节,也能推测他后面必定要崩。
因为这个便是网文的套路。
写网文如今是一门非常成熟,而且非常系统化的职业了,很多东西,都被套路给套住了。无论读者还是作者,你得尊重行业的客观规律。
说完网文,再来说“历史”。
历史文历史文,如果没有历史,那干嘛还要叫历史文呢?历史文是最顶级的“同人文”,没有之一。
失去了“历史”的骨,无论网文这张皮多好看,都只是一张画皮而已。坍塌下去以后,丑陋无比。
那么历史是不是无趣的呢?答案是明摆着的。
安州牧系列的视频,没有一点网文元素,但看的人很多,也感觉很有趣,为什么?
历史不是无趣的,无趣的只是历史文作者而已,道理就这么简单。
因为作者水平差,所以发掘不出历史的沧桑与魅力。
因为作者没有思维的深度,所以才“创造发明”历史脉络,不肯尊重原本的历史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