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关键时刻,我们便可以一鼓作气解决大食军主力!
高!还是节帅你最高啊!”
何昌期忍不住对着方重勇竖起大拇指,其他将领都对其投来鄙夷的目光。
尼玛事后诸葛亮谁不会,方节帅都说明白了,傻子也知道怎么回事了,有本事节帅没说的时候你站出来讲解啊!
其实,方重勇会这么做,也未尝没有趁机整一整高仙芝,打压一下对方嚣张气焰的打算。
好歹昨夜也是把金丝凯亚吃干抹净玩了个痛快,就算坑死高仙芝有违原则,但让他吃吃苦头,让他知道在西域谁才是大哥,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顺手为之。
事实上,方重勇麾下众将,早就看不惯高仙芝老是把自己当根葱在那显摆了(其中也有嫉妒对方战功的因素)。
“高不高,本节帅不知道。但是等到将来用兵的时候,你可别在大食人面前腿软。”
方重勇对着何昌期嘿嘿冷笑道。
“节帅放心,哪里软都不能腿软啊,到时候看末将大杀四方!”
何昌期拍着胸脯保证说道,嗷嗷叫的很有精神。
方重勇环顾众将,发现他们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嗯,算是军心可用吧。
“尔等随时听命不得出大营,枕戈待旦不许懈怠,都散了吧。”
……
柘枝城城头,高仙芝眺望远方的烟尘,正在逐步向自己这边靠近,面色变得很难看。怛罗斯城失守的消息,他暂时还不知道。当然了,就算知道了,也没什么补救措施。
坚守柘枝城还有希望,如果带兵去救援怛罗斯城,那就彻底没指望了,所有人都会死在半路上。
“副都护,大食人来者不善啊。东曹城一战,我们未能取胜,大食人的胆子就大起来了。”
席元庆在高仙芝身边,用无奈的语气说道,颇有些惋惜。
要是在东曹城再破大食军营地,只怕这些大食人根本就不敢出城,何谈奔袭百里围城?
所谓的东曹城一战,其实高仙芝和他麾下的安西军并未到达东曹城,而是大军还没到药杀水岸边的时候,就遭遇了严阵以待的大食军,数量远远多于安西军轻骑。
连渡河都没有,自然也谈不上抵达东曹城,因为这个城跟俱战提一样,都是位于药杀水南岸。
当初高仙芝带人从侧翼冲了一阵,发现对方重步兵颇为难缠,死战不退,于是找了个机会,带兵退走了。没占到什么便宜不说,还折损了一些人马。
现在想起来,颇有些惋惜。此战损失虽然不大,但却给了大食军莫大的勇气和信心!
今日大食军果断来袭,便是那次战而不胜的后续影响。
“准备守城。”
高仙芝吩咐了一句,面色又恢复了平静,丝毫看不出。
沙场之上,横竖不过一死而已,又有何事令人望而生畏?
第366章 高仙芝历险记
黑衣大食的军队主力,气势汹汹朝着柘枝城而来,但他们并没有着急攻城。阿布穆斯林下令大军在柘枝河(即奇尔奇克河)岸边扎营,大军三面围困柘枝城,留出东面不围,似乎有意让高仙芝带兵跑路。
在西域这边打攻城战,不同于中原那边。这里的“城池”,多半都是城堡,占地极小,却又高不可攀,防御力强内部自持能力很差。
同时,外围的城墙又非常低矮,很多时候都是木栅栏,压根挡不住攻城大军雷霆一击。
传统的攻城器械,如巢车、云梯、冲车等物用处不大,而且因为沙漠里面缺少乔木,制作攻城器械所需的木料也很难寻觅。他们更喜欢用罗马那边流传过来的技术,制造弩炮、抛石机来杀伤城墙上的守军。
因此,劫掠周边,围困城堡,断绝粮草,硬杀伤守军,甚至是派传教士入城传教,瓦解守军意志,就成了这边攻城的首要方式,这也是一系列的组合拳。
作为之前萨珊波斯帝国的重要总督区和阿拔斯王朝的起家根本,呼罗珊地区拥有雄厚和精锐的军力,阿布穆斯林手下精兵强将不少。
军队的数量和质量,在黑衣大食国内几乎是首屈一指。
阿拉伯人在崛起之初,实行的是部落军制,与突厥人并无本质不同。
然而他们在之后学习了拜占庭帝国的军区制,创造了混合有部落军制元素的封建军区制。
当阿布穆斯林帮助阿拔斯王朝崛起,取代倭马亚王朝时,更多地是依靠前萨珊波斯帝国的军事体系,对起义军进行了从下到上的军制改革,起码是在呼罗珊地区是这样。
简单地说,就是统治者为小贵族们提供报酬和装备,让其服重骑兵役。
但因为现金报酬还不足以武装这些具装骑兵,所以呼罗珊总督,还要为其提供诸如村庄和小庄园的封地,以封地贡金的形式作为其服役的补偿。
领地里的普通农民,则服普通的步兵役,归小贵族管辖。
这种体制很类似欧洲的封建骑士制与唐初府兵制的结合,也顺应了呼罗珊地区部族众多,彼此间关系复杂的时代潮流。
改革后的呼罗珊军区,旗下军队就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此番大食军大举反击,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派大将达乌德领兵两万,以轻装骑兵和骆驼兵为主,仅仅携带干粮,一路奔袭,迂回到柘枝城以东三百里的怛罗斯城,随即便开始围攻怛罗斯。
而阿布穆斯林本人,则是带着齐雅德萨里,以及麾下最精锐的呼罗珊军团,来到柘枝城外列阵,准备攻城。
此时此刻,柘枝城城头上,高仙芝面色凝重看着城外围而不攻的大食军,抱起双臂静静思索着。
“高副都护,大食人围三阙一,这是想让我们派人求援,然后他们围点打援么?”
席元庆疑惑问道,心中非常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