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穆斯林吐出两个字,带着一众将领转身就走,都不屑于送封常清出城堡。
他一边走还一边对齐雅德萨里说道:“以后再有这位方大使派出的使者,一律让他在外面晾一个晚上,再带来问话。”
……
刚刚天亮,塔拉克镇最大的一个院落内,高仙芝从怀里掏出方重勇写给自己的密信,心中犹豫,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方重勇密令他将大食人引到怛罗斯决战。这里距离石国五百里,距离碎叶城五百里,距离宁远国的国都渴塞城四百里,是一个军事和交通上都非常微妙的地方。
离安息那边更远的地方,大食人不会过来了;而离那边更近的地方,对于唐军的后勤运输,又极为不利。
只有这个地方,大食人愿意决战,而且双方的补给线,都是五百里!
在西域打仗,其玩法和中原颇为不同,最主要就在于后勤这一块。
在中原,补给线都是依靠着所谓的“辅兵”和民夫,用手推车或者骡子拉运粮车,将粮食运到营地里。所以才有“战兵”与“辅兵”的区分,而且后者的数量通常比前者多很多,甚至是数倍差距。
可是西域不是这么玩的,也没法这么玩。
除了奴隶以外,没有哪个傻子会徒步在沙漠和戈壁地形中长距离行走,靠人力运粮别说是把粮食送到军营了,路上不被渴死就要谢天谢地。
西域绿洲与沙漠的地形,也让参战各方养不起辅兵。没错,这里养一个人消耗太大了,就算有粮食也受到水源的限制,当真的养不起。
运粮的主力,是骆驼,而且只有骆驼,连马匹都不能胜任长期沙漠中驮运物资。
西域大多数地区,除了漫漫黄沙外,都是据点一般的绿洲。类似环境就注定了在这里打仗,规模不可能很大,而且必须依托绿洲本地来提供物资,要不然连水都喝不到。
同样,后勤的限制,让交战双方“一波流”和千里奔袭,成为常态。
无论胜败,打完就走。战略相持,反倒是不可承受之重。
高仙芝感觉到手里这封方重勇写来的信,有千斤之重,不可轻忽。他在犹豫,要不要信任方重勇呢?
谋上不得,而得其中;谋中不得,而得其下。
高仙芝原本是想谋划横扫石国,大败黑衣大食,以成就不世功勋。现在看来,已经是黄粱一梦。
如今,这条路已经渐渐靠近方重勇所谋划的路线:在怛罗斯全歼黑衣大食主力,然后横扫河中。
要不要相信这个人呢?
无论是选择相信还是不信,都有着不能忽视的风险,更像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如果选择相信,那么高仙芝就必须要将阿布穆斯林留在这里。为了这个计划,他就必须在没有方重勇加入的情况下,与阿布穆斯林打一场决战,然后等待增援。
说白了,要给阿布穆斯林取胜的希望。如果放眼望去就是唐军不可战胜,那这场戏就唱不下去了!
如果选择不相信……那高仙芝也不知道要怎么收场,他只知道毫无战功就这么灰溜溜回去,这安西副都护的官算是当到头了。
而且没有仗可以打,阿布穆斯林其实并不会在怛罗斯待很久,后勤的压力,对交战双方而言都是一样的。
要是黑衣大食跑路了,方重勇绝对饶不了他!
“传令下去,今夜夜袭怛罗斯城下大食人军营,不成功便成仁。”
纠结了很久,高仙芝将远处的席元庆叫来,语气严肃的下令道。
第369章 不动如山
“要开始了么?”
俱兰城废墟上,方重勇站在已然破损的城头,一只脚踩在已经破损的女墙上,朝着怛罗斯城的方向远眺。
当然了,这个距离压根就不可能看到怛罗斯城,视野尽头,全是一望无际的荒凉。枯黄的草地伴随着沙土,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
而高仙芝派来传递消息的亲信,此刻就站在他身边,一脸忐忑的模样。
“方大使,敌众我寡,请大使立刻发兵吧。”
这位高仙芝的亲信,跪在地上恳求道。来之前,高仙芝并不知道方重勇在哪里,所以让他沿路寻找。结果这位西域经略大使,居然已经带着一千精兵悄悄进入俱兰城废墟,并在此屯扎。
居然离怛罗斯城只有百余里的距离!
踏马的,如果方重勇是在碎叶城,那说明他根本没有出兵的打算,或者不关注石国这边的情况,如此也就罢了。
可是现在人都已经来俱兰城了,很显然是对局面密切关注,却为何还不来怛罗斯支援?
高仙芝派来的这位亲信,心中将方重勇这个满肚子坏水的硬币骂了个半死。
“你在教我做事啊?”
方重勇回过头,目光不善的看着跪在地上的这人反问道。
“卑职不敢!请节帅恕罪!”
“既然不敢,那就一边待着去。军国大事,还不是你这个身份可以参与的。”
方重勇懒得跟他计较,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他知道对方肯定是在心里骂自己,不过无所谓,这点容人之量,他还是有的。
带走高仙芝的使者后,王难得上前对方重勇禀告道:“斥候传来消息,大食人已经在城下布防,等待夜幕降临。城下与营地外都摆上了拒马,还有将近两丈的长矛,防守非常严密。
但是高仙芝还未列阵,也不知道安西军是不是今夜偷袭。”
王难得欲言又止,实际上他也觉得,现在是时候去增援怛罗斯了。
可是有个问题,如果大军前出到俱兰城,要么一波打过去,要么就要建立粮道。来了又不打,后勤压力会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