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 第60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609节(2 / 2)

……

天宝十一年冬,皇甫惟明上书说安思顺有反心,不可担任节度使。并且他还给出了证据:当年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写给时任河东节度使安思顺的亲笔信!

在信中,安禄山说他在朝中已经找好了一位皇子作为“靠山”。

到时候,他们安氏一同扶持这位靠山登基,河北河东一起发难,混个从龙之功,岂不美哉?

而且这不是叛唐,而是当今圣人不中用了,也是该换个年富力强、英明神武的皇子上位了。

安思顺则是回信说此事荒诞不经,语焉不详。

但是很显然,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安思顺没有将安禄山的信送到基哥面前,就已经是包藏祸心!

所谓“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是真理”。皇甫惟明一直在攻击安思顺,说他谋反。却又拿不出实证。

所以中枢百官与基哥也当是狗咬狗的笑话看。

可是这次不一样,皇甫惟明送来的信,据说是在节度使衙门打扫清洁的时候,从一个不起眼角落里“拾到”的。安禄山虽然已经神秘失踪,大概率是死了。

但过去的谋反,也是谋反,因为那个“野心勃勃”的皇子,也是安禄山的背后靠山,还活着呀!

这便是触动了基哥的逆鳞!

忠诚不能被质疑,一旦忠诚被质疑,便只能果断处置。

要么边将不得不反,要么皇帝提前将其拿下。

基哥是权谋高手,自然不可能是让安思顺找到机会。直接派宦官领兵将其拿下,可谓是快刀斩乱麻!

那么,安思顺有没有可能,其实并没有收到安禄山的信,这一切都是皇甫惟明伪造诬陷他呢?

答案是确实有可能,但基哥不敢赌!

对于基哥来说,他自己的权力与人身安全,才是第一位的。至于哪条狗被冤枉了,不在他考虑的范围,总之,一切以安全为第一位。

再说了,安思顺与安禄山从宗族关系与个人情感上说,确实是一家人,异父异母的好兄弟!这点安思顺也无法否认。

河东节度留后名叫韩休琳,乃是王忠嗣旧部,因此顺利暂代河东节度使一职。

不过摆在明面上的是,如今大唐由治到乱,边镇各势力蠢蠢欲动,韩休琳此人并无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而朝廷关于谁继任河东节度使一职,则是吵翻了天。

有人说可以由朔方节度使方重勇兼任河东节度使,毕竟,此人以前担任西域经略大使的时候,有过协调诸多藩镇的成功经验。

但也有人推荐河北平卢节度副使,卢龙军军使田承嗣。

在这个极为敏感的节骨眼,谁都不敢把话说死,难题又被丢到了基哥面前。

第431章 掺沙子大法

勤政务本楼御书房里,基哥面色不善的将“证物”交给右相郑叔清。

“爱卿啊,朕问你,此为何物啊?”

基哥指着郑叔清手中的劣质铜钱询问道,脸上已经阴云密布,处于爆发的前奏。

“回圣人,这是开元通宝。”

郑叔清心中暗暗叫苦,硬着头皮说道。

“朕知道这是开元通宝,朕是在问,为什么国家明明没有在铸钱了,怎么自今年以来,长安市面上的铜钱却越来越多了呢?”

基哥质问郑叔清,然后从袖口里面摸出一枚“同款”劣钱。不仅边缘毛糙,而且比正常的开元通宝要薄很多。

这明摆着就是民间私铸的劣钱。

由于长安交子败退,新出的关中交子又迅速贬值,保值的河西交子一般用于跟西域那边的大数额交易,普通百姓用不上。

因此长安民间出现了明显的“货币空白”。

百姓日常交易不可能使用绢帛,这玩意不好分割,分割后会剧烈贬值。他们又不想被关中交子盘剥,还没有合适的替代品。

于是乎,旧有的私铸开始大行其道。毕竟,无论私铸多么“假”,那也比废纸一张的交子要“更真”。

刘晏针对交子“打补丁”没错,却是大大低估了长安权贵们“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补发的铜钱远远不及市面上的正常需求。

于是,这部分需求,就被财大气粗的长安权贵们填补了。

市场就如同权力一般,不允许有真空。你不填补窟窿,那自然由别人来填补了。

“微臣,微臣这就去想办法。”

郑叔清急得满头大汗,对基哥躬身行礼。

让他当官,他是很会的。

但是让他真正去操办一些实事,他就不会了。

处理铜钱私铸问题,是封建时代的一道开卷难题。前人有很多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只是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难办的事情,只能由聪慧干练之人呕心沥血来干。郑叔清显然没这个能力,更没有这个心思!

他只想苟且,然后“碌碌无为”,就好像萧规曹随一般,不做什么事情就能天下太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