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 第82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825节(1 / 2)

韦子春是永王李璘的首席幕僚,但他也是京兆韦氏的成员,并且还在开元时期当过京官!其履历一点都不比韦兰差。

当然了,不能跟韦坚比。

而韦坚在信中劝说方重勇转投李琬,并愿意配合攻取洛阳作为见面礼。换句话说,这意味着方重勇的亲信兵马可以用较小的代价入主洛阳。

如果成功,那几乎是一步登天,便有了跟关中争夺正统的实力了!

压根就没有李璘什么事!

就问李璘看了这封信到底慌不慌。

韦子春交信,因为他出身韦氏,难免会引李璘的猜疑;

不交,等于是将把柄递给方重勇了。只要方重勇留个正本在手中,给韦子春誊抄的副本。

然后将来把正本交给李璘,便可以让韦子春万劫不复。

这一手离间计,当真是用得妙。

就更不用说李璘看了这封信后要慌成什么样子了。

到时候便有很多事情可以操作。

严庄将信揣入袖口道:“下官去抄录一份,今夜便送到韦子春手中,绝对不会耽误节帅大事。”

“去吧,本帅等着李璘登门拜访呢。”

方重勇嘿嘿笑道。

等严庄离开后,他这才感觉到一阵深深的疲惫。

“建国大业”虽然是扶持李璘**,但所有的一切,所有的内外事务,从上到下都是他方某人包办的。

简直把脑袋都闹麻了。

如果最后让李璘摘桃子,那还有天理么?

第567章 建国大业之远交近攻

回到了心心念念的长安,走在宽阔的春明门大街上,李白记忆里那个繁荣而富庶的长安,早已不复当年盛况。

路还是那么宽,可街上行人皆是行色匆匆,墙角处乞儿时有所见,秋风卷着落叶,放眼望去一片萧条。

不少人携家带口的从城内向东而去,步履蹒跚,好似逃难一般。

今年关中严重缺粮,已经让很多长安城内的普通人家受不了了。

长安鼎盛时期,每年粮食缺口大约三百万石,河北大概可以解决一百万石,两淮与江南大概可以解决八十到一百万石,剩下的则依靠关中本地输送。

如今河北的粮食收不到了,两淮与江南的粮食,也大大减少,长安城内的粮食缺口起码还差一百万石。不少穷苦人家,手工业者乃至小商小贩们已经混不下去了,携家带口的离开长安回家乡就食。

他们不想走,却又不得不走。武周时期的长安粮荒,似乎今日重演。

李白没有去西市看粮价是多少,但他知道,那肯定是一个很吓人的数字。

他眼角余光看到有几个人鬼鬼祟祟的跟在自己身后,于是把手握在剑柄上,随时准备动手。

好在只是一场虚惊,那些跟踪的人看他朝着敦化坊而去,便立刻放弃了跟踪。敦化坊乃是官宦之家聚集之地,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朝中为官的人不少。

不是普通盗匪得罪得起的。

来到颜府门前,轻轻的敲了敲大门上的铜环。

颜真卿之子颜頵开门,看到李白的样子,面露疑惑之色,感觉似乎在哪里见过。

“鄙人李太白,特来拜会颜相公。”

李白有些拘谨的行礼道,心中时刻想着出发前韦子春的提醒。

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这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任务,万万不能有失!

颜頵一听是李白,连忙将其引入家中,眼中满是崇拜之色。

“太白先生的诗文名满天下,能来我颜家做客,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啊。

先生请稍后,颜某去取酒水。”

颜頵连忙找来好酒,招待李白吃酒。

二人落座之后,颜頵有些疑惑的询问道:“不知道太白先生来找家父,所为何事呢?”

李白很想来一句“关你屁事”,但想起韦子春的千叮万嘱,还是收敛了自己的脾气,对颜頵叉手行礼说道:“李某找颜相公实在是有要事相商。”

后面那句“不方便让你知道”,则隐去不说了。

颜頵不是傻子,自然是心领神会。他将李白引入颜真卿的书房,并在此陪他闲聊。

原以为颜真卿会很快返回,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四五个时辰!

一直快到亥时,颜真卿才拖着如同行尸走肉般的身躯回家,而李白和颜頵二人居然已经在书房里等睡着了!

“去歇着吧。”

颜真卿对着颜頵轻轻摆手道,身体里似乎带着无尽的疲惫。

颜頵本想留下旁听,但看到颜真卿态度坚决,只好退出书房,回卧房休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