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瑜进银枪孝节军时间很早,升迁却始终比旁人慢一拍。何昌期都要当节度使了,他才升到十将。
原因很简单,当初他在陇右闹过哗变,是方重勇拟定的“黑名单”上重点盯防对象。
有过前科的人,军中升迁就是比别人慢一拍,因为上头的人怕你闹事。银枪孝节军中更是对此非常忌讳。
如果闹事的人都能正常升迁,那平日里老老实实执行军令,一丝不苟把战术执行到位的人,如何昌期、车光倩、王难得等人,他们心里会如何作想?
不给闹事的人设置障碍,那么忠诚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方重勇治军严苛,但军中上下对他都是心服口服,就是因为他对这些细节都非常关注,始终是一碗水端平的。
所以军中人心一直都是服他的。
张守瑜升官虽然慢,但个人武艺,却是在银枪孝节军里面排得上号的。
他直接走过去,拦住大聪明说道:“你是新来的,跟在节帅身边。平日里节帅很照顾我们,我们也都是愿意为节帅挡刀的。你这怂样到底能不能保护节帅的安危,我们不相信,你先在我手下过两招再说。”
说完,他拔出横刀,指向大聪明说道:“你也拔刀,点到即止。”
诶?有乐子看啊!
平日里就喜欢看人搏杀的银枪孝节军士卒,立刻围了一个大圈,将他们跟周围的闲杂人等隔开。
“上啊,你愣着干啥。”
方重勇看到大聪明面露难色,对他催促了一句。
其实方节帅也想知道表面上跟在自己身边当护卫,实际上是渤海国质子的这位年轻人,武力到底怎么样。
不过他不是太看好大聪明,因为从大贞惠的情况看,渤海国显然是很重视文学和读书。换句话说,大贞惠有一种很重的书香门第之气。这让方重勇不太相信大贞惠的弟弟很能打。
那种尚武的地方,当地的女人身上都会多多少少沾着点野性的。
比如说阿娜耶这种,六岁就见过断臂残肢,九岁就能熟练的给断手断脚的伤兵包扎上药。这种女人对于杀人放火的事情,肯定比一般女子习惯得多。
所以平时她说话办事就很野,环境锻炼出来的。
“节帅,我……”
大聪明想说点什么,但是又感觉说不出口。
“他要是抢你的娘子,你也不拔刀么?上啊!男人要敢于亮剑!”
方重勇推了一把大聪明。
犹豫了几秒,大聪明拔出腰间横刀,面朝张守瑜,脸上看起来还算镇定。
只不过方重勇从他拿刀的姿势,以及面对张守瑜的步伐来看,就知道这个一定是菜鸡。
大概可以跟十岁时的沙州方刺史拼一把,方重勇在心中暗暗吐槽了一句。
几秒钟之后,张守瑜一个健步,使出一招“空手夺白刃”,一个背摔后将大聪明按在地上。
他身法迅猛如虎,但下手却很有分寸。完全没有伤到大聪明,却又一招将其制服了。
就这啊?
一旁观战的何昌期等人大失所望。
他们还以为大聪明应该有几把刷子呢,就好像车光倩,虽然长得帅,可手下武艺也不弱,不会被其他将领瞧不起。
这个叫什么什么聪明的,怎么会是个绣花枕头呢?
“都散了吧。”
方重勇摆了摆手,亲自把大聪明从地上扶了起来,帮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第571章 no money no talk
李萼还是把消息带回去了,哪怕这是一个坏消息。
凤翔节度使不愿意出兵,确切的说,是节度使的态度还可以,但丘八们似乎群情激奋不愿意远征。
这下可有点难办了,比想象中要麻烦。
因为这不是收买哪个将军就能解决问题的。
颜真卿一时间陷入两难之中。
然而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户部尚书第五琦给颜真卿带来了一个好坏参半的消息:长安城内,有宗室开始高价售粮了!
这算是个好消息。
与此同时还有个坏消息:有大臣上书,要求朝廷出兵洛阳,打通漕运线路,解除河阳三城对于黄河的封锁!一时间响应者云集,声势颇为浩大。
从前,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打通漕运通道,因此长安那些世家豪强们,他们府邸中粮仓内的粮食,压根就不敢卖。
这些人怕卖了粮食以后,万一突然遭遇什么变故,有可能导致明年的粮食续接不上。
所以长安城内的粮价虽然顶上天了,但通过正常的买卖方式,根本就买不到。也就是说,任何人想拿到粮食,就必须要动用关系。
但是现在,朝廷兵马准备攻打洛阳的风声,也不知道是被谁放出去了,居然搞得朝中百官们都信了!
漕运一旦通畅,那么江南与两淮的粮食自然可以运输到长安来,自然也就不存在买不到粮食的情况。到时候粮价暴跌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与其把往年的陈粮都砸手里,还不如降低价格放出来捞一笔。如此一来,便可以大量收买长安城内的店铺与产业,以及招募更多的奴仆与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