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请看,这便是汴梁城皇宫的草图。宫墙长五里,宽四里,分为外宫墙与内宫墙两层。”
李璘仔细观摩着桌案上的宫殿草图,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看到他那难以掩饰的喜悦表情,方重勇忽然想起某个名人曾经说过的话:
人生之中,有三碗“面”最难吃。
一曰人面,二曰情面,三曰场面。
天子该有的派头,就是场面。看似毫无必要,实则不可或缺。
什么是天子独有的派头?
很多东西都是,比如成群的后宫妃嫔,比如一眼望不到头,伏跪在地宣誓效忠的精兵,再比如说堆积如山,数不胜数的府库。
然而这些人或物,始终都比不上宏伟的宫殿。它就这样摆在那里,时时刻刻彰显着天子威严。
哪怕天子出京,在某处落脚,都会有对应的“行宫”。
这就是天子的场面。
现在的李璘,最缺的就是一座宫殿,一座都城,来彰显自己的高贵。
否则,何以号令四方?
“殿下以为如何,明年秋收之前,宫殿会落成于运河之畔。
而新都汴梁的建设,也会提上日程。
殿下可以先登基**,一边住在宫殿里,一边等待着都城完工。
至于将来,能进长安固然是好。进不了长安,也可以耐心等待下去。”
方重勇对李璘抱拳行礼说道。
“好!甚好!”
李璘忽然感觉,自己次子的正室夫人被抢那档事,似乎也不算什么了。
跟皇宫和都城比起来,一介妇人而已,算个球啊。
他暗自庆幸当初没有说什么狠话,要不然,当初吐出的唾沫,如今就会变成屁股下面的钉子。
李璘一把握住方重勇的手激动说道:“有方节帅相助,孤一定可以君临天下的。”
常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李璘就是个高兴就沉不住气的性子。困境下他或许还可以把持住头脑,然而一旦看到前景光明,必然免不了得意忘形。
这都还没登基**呢,就想着君临天下了。
方重勇心中暗暗好笑。
李璘啊李璘,江山都不是你打下来的,最后你又怎么可能坐得稳当呢?
他一脸恭敬对李璘抱拳说道:“请殿下放心在陈留县休养身体,待宫殿落成后,殿下便可以搬迁入住了。”
第572章 贞洁烈女
“你写篇关于桃花的文章看看。”
书房里,方重勇对一脸尴尬的大聪明说道,指了指面前桌案上的纸。
“节帅,那……鄙人就献丑了。”
大聪明很是谨慎的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随即熟练的磨墨,提笔写字的动作非常标准。
这必然是个从小就练习写字的贵族子弟。
方重勇看他写得很快,字迹工整,心中顿时了然。
大聪明不是个废物,他只不过没有被当做护卫来培养而已。技能点都点在读书识字写文章上面了。
说来这又是大唐制度僵化的问题。
来做质子的番邦小国皇子,都要在皇宫里面担任侍卫。可是很多人的资质,并不适合当护卫,却依旧要披甲带刀。
这位大聪明就是如此。
“你明明不会用刀,为什么腰间要挂把刀呢?”
方重勇轻叹一声感慨道。
“节帅,这是大唐祖制啊,属下也不想带刀的。”
大聪明忍不住提醒了方重勇一句。
现在这侍卫打扮又不是他想的,是大唐对各国质子的硬性要求。传导到渤海国以后,也就成了渤海国的法令。
方重勇回忆了一下文官打扮的大钦茂,又想起满身书香之气的大贞惠,再看看眼前这位笔走如龙的大聪明。
渤海国向往文治的心思还真是昭然若揭啊。
难怪渤海国在历史上经历极盛之后,会被除了武力以外,样样都不如他们的契丹给灭掉。连皇族一脉的人都学文学痴迷了,国家的武德能昌盛么?
没有锋利的刀,又怎么能保护国家呢?
“以后你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说,你要说你是个文士,何老虎他们都懒得搭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