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 第86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867节(2 / 2)

李光弼在心中大骂此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大帅,没有人接应,我们必定会被李宝臣围而歼之。末将建议派人跟方节帅联系,让他出兵接应我们渡河。”

郝廷玉对李光弼抱拳行礼道,完全将颜杲卿当成了一个透明人。

当带兵的武将们听到了控鹤军哗变,长安沦陷,天子殒命的消息后,他们自己就作出判定了,压根轮不到颜杲卿这个兵部侍郎对他们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更别说听从安排和指挥了。

这世道变了啊,再也回不去了。

颜杲卿看着面不改色给部将下达种种军令,把自己晾在一旁的李光弼,心中忍不住幽然一叹。

属于武将们的时代,终究还是来临了。

第593章 我要把精力用在军事上

“终于到了。”

颜真卿翻身下马,看着眼前高大的潼关城墙,脑子一阵阵眩晕。

他已经不年轻了,骑马奔驰百里,让他的腰都快散架。但是情况危急,他不得不拼尽全力。

这是他作为宰相的责任。

大唐,不能在他手里倒下,无论局面多么困难,都要去争取最后一丝希望。

“某是右相颜真卿,还请带我去见潼关防御使高仙芝!”

颜真卿气喘吁吁的,对潼关城楼上值守的士卒喊话道。

很快,上面放下来一个吊篮,将颜真卿吊了上去。

颜真卿被人领到城楼的签押房,不一会,进来一个没见过的中年将领。

他一见颜真卿,就对其抱拳行礼道:“颜相公,下官马璘,现在代理潼关军务。长安那边情况如何?听说控鹤军哗变,圣人没有和您在一起么?”

啊?他们居然知道了?

颜真卿大惊失色,面前之人居然已经知道长安失陷的事情,他是怎么知道的?

颜真卿不能理解,因为他并没有派人来潼关通知此事。

于是他如实回答道:“这件事……一言难尽。但是控鹤军确实哗变了,长安也确实失陷了。天子崩于乱军之中,本相,本相无能,唉!无能啊!”

颜真卿一个劲的扼腕叹息,几乎到了老泪纵横的程度。

一旁的马璘面无表情,不但无法出言安慰颜真卿,甚至不知道该不该将高仙芝他们的决定,告知对方。

“高节帅人呢,本相有话想跟他说一下,他们已经出征了吗?”

颜真卿用袖口擦了擦自己脸上的泪痕,一脸正色对马璘说道。

“他们……”

马璘欲言又止,真的很不忍心,让这位为大唐操碎了心的宰相难过。但纸包不住火,这些事情颜真卿迟早还是会知道的,所以此刻马璘心中很是纠结。

“如何了?”

颜真卿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们今天一大早便离开潼关,前往西域了,您在路上没有遇到他们么?”

马璘轻叹一声说道,他也很无奈,高仙芝就是这样,很是随意的把潼关防御使的腰牌和鱼符,让给自己了。

然后啥也没说!也没有任何所谓的“官方手续”。

毕竟,长安都沦陷了,这官位虽然还不能说是个屁,但也跟屁差不多了。

“走了?他们如何要回西域?”

颜真卿大吃一惊!

高仙芝他们居然已经走了?

他们怎么能就这样丢下朝廷不管,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回西域呢!

颜真卿听到了最不希望听到的消息。

马璘将张光晟的事情,跟对方说了一下,又把高仙芝等人商议的结果,以及军中将士的意见也说了一遍。

本来高仙芝是安排剩下这些人去汴州的,但是他们都是关中本地人,所以不肯去汴州。

只有李嗣业带着五十骑去了。

将来,李嗣业会在汴州建一个类似于“驻京办”之类的机构,与西域保持联系。当然了,除了保持基本的联络外,也不排除会安排相关的贸易。

“颜相公,下官有些话不说不行。高将军他们,曾经在安西北庭很多年,麾下将士们,也都是那边的人。如今朝廷这副光景,他们不走,留在关中作甚?也请您体谅一下将士们的苦衷。”

马璘对颜真卿摊开双手,表示自己也无可奈何。当时他甚至说不出挽留的话。

马璘是关中本地人,他当然愿意留在关中,可是那些来自安西北庭的将士,他们的家乡距关中相隔数千里。马璘有什么资格去劝说别人留下来?

那些安西北庭的兵马,离家多年,转战多地,这几年却连毛都没有捞到一根,甚至还不如留在安西北庭当地种田呢!

这些人没有放手劫掠关中,已经是很有武德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