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 第91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910节(2 / 2)

……

“你这是什么意思!”

寿春城的城头签押房内,寿州兵马使来瑱,愤怒的将李琦所书亲笔信揉成团,狠狠的扔在地上!

此人身材魁梧,脸上胡须浓密,双臂有力,能开强弓。

乃是李琦麾下为数不多,能亲自上阵杀敌的将军。

高适将地上的书信拾起来,轻叹一声说道:“来将军的心情,下官非常理解。只是宣武军已经攻克钟离,来将军即使守住寿州又能如何?整条淮河,可不止寿春这一处要害之地啊!”

他将书信平展开以后,又递给来瑱,态度非常诚恳。

“唉!”

来瑱一屁股坐到石椅上,长叹一声。

“来将军,盛王殿下有意调您回扬州镇守,至于要不要回去,下官此番只是来征求您的意见罢了。”

高适很是客气的说道。

但是来瑱明白,高适跟自己客气,不代表自己就可以耍横。李琦无论怎么说,都是现在的淮南节度使。

目前天下的局势很是微妙,盛王李琦也感觉危如累卵。

“来某回扬州吧。”

来瑱对着高适抱拳行礼说道,他最终还是妥协了。

来瑱内心的犹豫和挣扎,其实高适也很理解。

如今,包括盛王李琦在内,他们这些人内心都很迷茫,面对复杂的局面有些不知所措。

大唐的“正朔”已经不存在了,几个藩王自立为帝,争夺天下。

李琦这帮人,根本不知道听谁的才好。

他们想自立,又觉得没有那个实力,不想自取灭亡。想投靠,或碍于面子,或担心事后被清算。

所以也就这样拖一天算一天。

“来将军,无论是李璬也好,李璘也罢,将来他们斗起来,寿州作为要冲之地,肯定是战火延绵跑不掉的。

回扬州,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高适耐心劝说道。

从基层干起,让他比普通文人有更多的同理心,能够体会到其他人的感受。

来瑱无奈点头,他还能说什么呢?

他面临的困境,其实是跟李琦一样的。就算不退,坚守寿州,又能如何呢?

李琦若是也在扬州**,他们这些人还可以混个从龙之功。可是李琦依旧只是当淮南节度使,他们这些人的处境就相当尴尬了。

“请来将军尽快动身,下官还要在这里,负责城池交接。宣武军已经退出了钟离城,下官来时,已经跟他们说好了。”

高适对来瑱说道。

这一路,他展示出自己高超的外交技能,把所有的道理都说到了明处。方重勇得知此事后,便立刻令何昌期带兵退出了钟离城,以示诚意。

当然了,如果来瑱冥顽不灵,到时候恐怕是另外一种局面。

就在当天,来瑱带着五千兵马平静的朝东面而去。

淮河对岸的李光弼,亲眼目送其离去,然后河西军兵不血刃的接管了寿春。

整个过程,除了高适的波澜不惊有点令人佩服外,没有任何值得说道的地方。

将高适送走后,李光弼把郝廷玉叫到寿州府衙的书房里喝闷酒。

几杯浊酒下肚,李光弼有些不甘心的对郝廷玉抱怨道:“某本想对寿春用水攻,筑起堤坝后,让水位高涨,然后大船直接与城墙平齐,锐卒可以一战而下!没想到,方大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居然不用打了。”

方重勇用外交手段,威逼利诱,拿下了寿春城,这固然是好。

但李光弼无甚功劳,白忙一场也是真的。

整体利益,跟个人利益,有时候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节帅,其实吧,还有一招可以补救。”

郝廷玉压低声音说道。

李光弼一愣,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补救的。

寿春拿下,寿州就拿下了,剩下的不过掠地而已。

不比拿着扫帚在屋子里扫地难多少。

“什么招数?”

李光弼沉声问道。

“我们悄悄拿下寿州西面的光州。”

郝廷玉慢悠悠的说道。

见李光弼沉吟不语,郝廷玉接着建议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