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日是不是在故意羞辱朕!
你只是个家奴!你以为你是谁!”
李璘气得暴跳如雷,对高尚破口大骂!
他发现今日高尚就跟自己不对付,他有什么不爱听的,高尚就故意说什么。
一点都不顾忌他这个天子的颜面。
“陛下,忠言逆耳,奴也是实话实说。”
高尚似乎脾气上来了,挺直腰杆直视李璘说道。
“朕看你是活够了!”
李璘抄起桌案上的一块镇纸,就朝着高尚的头砸去。高尚虽然退后了一步,但还是被镇纸砸到,额头血流如注,糊住了一只眼睛。
“滚!朕不想再看到你这个蠢货!”
李璘对高尚呵斥道,拔出佩剑就要去砍高尚。
“奴……告退。”
高尚捡起落到地上的镇纸,将其放在桌案上,躬身对李璘行礼后,缓缓退出了天子寝宫卧房。
他低眉顺眼,脸上看不到半分愠怒。
……
秋收后,汴州军发动了“湖州歼灭战”,动员了淮南及杭州等地两万团结兵参与剿匪。
王难得使用“垒土山”的笨办法,利用战场优势,攻克了湖州城。
贼军被斩首者超过两万,还有数万人被俘虏。杭州以北贼军主力土崩瓦解。
袁瑛带领五百骑兵冲出包围,一路逃到湖州以北不远的卞山,利用复杂地形与官军周旋。
而后被何昌期亲自带兵围剿,将卞山围得水泄不通。
尽管面对二十倍以上的敌人,袁瑛依旧宁死不降,带着麾下五百人战斗到最后一刻。队伍中无一人投降,全员战死。
方重勇欣赏其悍勇不屈,下令将袁瑛厚葬,并赦免了所有被俘虏的贼军。汴州军将这些俘虏集中起来,新设“填湖军”,屯垦于太湖。
专门负责在太湖沿岸开辟良田实行军屯,并兴修水利,以功赎罪完成后,再落户本地,办理新户籍。
同时方重勇还下令,杭州以北,长江以南地区,凡是占有土地五十亩以下的小地主、自耕农以及佃户,免税一年。
以“耕者有其田”的原则,在这些地方开垦荒地,鼓励自耕农自主开荒。
听闻有这样的好事,那些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到深山老林的百姓,纷纷返回到原籍。就连很多打家劫舍的贼军,也前来官府自首,并得到了妥善安置。
浙西地区,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安定下来了。
这天晚上,方重勇在扬州府衙,突然接到李琦险些被刺杀的密信后,决定尽快返回汴州,以稳定政局。
至于刺杀李琦的幕后主使居然是天子李璘,至于悄悄告密揭发此事的居然是韦子春,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方重勇看来都不重要。
扶持一下陈留王,限制一下李璘的权力,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淮南地区的依附,以及浙西地区的实控,消化地盘,发展生产,稳定人心,又成为了重中之重。
方重勇实在是没精力跟李璘玩什么“权谋大戏”。
高王篇第二章已经发布
rt,不多说了,进群看。
第642章 披着龙袍的小丑
汴梁城的建设,预计要花费五年时间,工程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在一年之内,将皇宫建成,宫城长宽在两里左右。天子日常所需,包括朝会的大殿偏殿寝宫,都要完成。
第二步,开工三年之内,建成内删去城,其规格长约四里,宽约三里。六部衙门、议政堂、枢密院、太学等机构,都要齐备。
第三步,开工五年之内,建成外城郭,其规格为长九里宽九里,有九座城门和六个水门,三条河流入城内。
城内不设坊市,百姓可以随意出入内宫城与外城郭之间的任意区域。
如今,第一步已经按时完工。
并且天子李璘,太子李偒,以及李璘的所有子嗣,都已经入住皇宫。
虽然皇宫孤零零的悬在开封城外,看起来有些突兀不协调。但李璘总算是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气派。
只不过嘛,李璘所面临的麻烦,可不止是宫殿狭窄。
这天一大早,皇宫东华门前,宰相兼吏部部尚书严庄,以及刑部侍郎裴旻,税警团军使崔乾佑等,带着一众差役及税警团的士卒,在宫门外列队。
东华门附近有一大鼓,据说是为了鸣冤而设。理论上,任何不公的事情,都可以通过敲这个鼓,而“上达天听”,只是敲鼓之人,有可能会付出一些代价。
当然了,这是方重勇搞出来的,李璘自然是不想听那些“苦主”们抱怨。
鸣冤鼓前,陈留王李琦面色尴尬的看着严庄,一副手足无措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