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 第97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978节(1 / 2)

之前方重勇询问刘晏汴州能不能支撑长期战争,便是这个原因。

“不错,你算是说到点子上了,继续说。”

方重勇不动声色,示意元载继续。

“大钦茂必须要帮,只是,我们可以出兵,却不见得要急吼吼的冲到渤海国。毕竟,那边都还没有发丧呢!

不发丧就是国主还在,我们贸然派兵前往,站不住理。所以下官的建议是,派兵去登州,对大钦茂有交待,但是不要去渤海国。”

元载说出了自己对于之前在枢密院开会时,故意不出声而保留的意见。

也就是说,他认为汴州朝廷不失信于外藩,是合乎情理道义的,这个必须要站住了。只不过,也没有必要被别人当枪使。

“这些跟本帅考虑的差不多,你赶紧的说说重点,不要兜圈子了。”

方重勇催促道。

元载前面这么多铺垫,其实都是为了引出最后的“干货”,这也是方重勇最关注的地方。

“大帅,马上便是春暖花开时,我们可以想办法将渤海国国主驾崩的消息散播出去。

同时,让何将军带着大帅的帅旗,领着偏师大张旗鼓,沿着运河前往登州。

还有,派出使节去各家送钱送礼,交好他们,以示我们毫无参与争斗之意。实际上则是让那些人以为,汴州兵力空虚,大帅不想惹事。

而汴州军真正的主力,则是引而不发,伺机而动。

到时候,那些贼人若是偷袭汴州,我们直接反杀,然后夺其地。

倘若没有人犯浑,而是彼此间互相攻伐,那么我们便可以当一把渔翁。汴州军主力不在汴州,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放开手脚去打仗了。

那时候,不就是大帅予取予求的时候么?”

元载脸上浮现出一抹奸笑,伸出一只手,做了个劈砍的动作。

有点意思!

方重勇微微一笑道:“而且春天以后,运河解冻,我们的优势就来了。依靠运河,我们方便藏兵,也方便调兵。”

“大帅说的极是。故意卖个破绽,引各方出手。他们必能放开手脚打得头破血流。”

元载面带笑容,似乎已经有些得意忘形。

“嗯,不错。

容本帅思考一番,你的计策不错,事成之后给你记功。”

方重勇抚掌大笑道。

元载千恩万谢的走了,心中火热得要把钢铁融化!人生短短几十年,他飞黄腾达的日子,几乎就在眼前了!

他用尽全力压住脸上的表情,以及想要仰天长啸的快感。

元载似乎已经看到自己将来在汴州担任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的场景了。

至于长安?

什么长安?

元载心里很明白,只看运河经济的崛起,汴州商贸的兴盛,就知道长安永远没可能成为都城了。

还想着长安作甚!

等元载走后,方重勇这才收敛笑容,眯着眼睛思索。

不得不说,元载的计策,大方向是没问题的。

目前大战之所以还没打起来,是因为汴州朝廷势大,有点哈人,把安守忠、李归仁他们都给吓住了,放不开手脚。

怕被方重勇捡漏。

唯有等汴州军不在汴州,无法参与河北的争斗时,现在藏着掖着的玩家才会陆续下场。

元载的思路很正确,只是一些资源调配还有待商榷。比如说,带兵去登州给大钦茂撑腰,就得方重勇亲自挂帅。

要不然,骗不住那些老狐狸。

方重勇人在不在汴州,有没有处理政务,在别处有没有冒头,其实这个是瞒不住人的。

有成本很低的办法,就能试出虚实。

另一方面,银枪孝节军隐藏行迹倒是不难。军服一换,旗帜一换,军队都是深居简出与外界隔绝的,这些反倒是好处理。

只是,自己离开汴州去登州,那谁来守汴州,稳住大局呢?

方重勇心里盘算着,要如何去卖一个破绽。

……

刚刚入夜,天井关内的士卒正在巡夜。外面雪花纷飞,即便已经过了春节,也依旧感受不到春意。

门楼丘八们在烤火,大约半个时辰换一次防。外面太冷了,真要是到子夜换一次,那简直无法想象人会被冻成什么样。

“你们说,咱们守着这破地方做什么?”

门楼内一个正在烤火的丘八,有些不满的抱怨了一句。他们本来在洛阳待得好好的,冬天不算冷,还有营房可以住,又不用巡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