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道命令,大军在洛阳休整三日,敞开了放纵!
摆上流水席,只要吃不死,就往死里吃。
让洛阳城内大户家出些女奴婢,给将士们爽爽。当然了,若是世家贵女愿意来军营劳军当然更好,宝臣大帅虽然自己不玩,但是敞开了让弟兄们玩,多多益善。
不仅是吃喝玩女人,而且还将搜刮来的财帛当场分润下去!
这次李宝臣为了赢控鹤军,可是坑了不少人,连亲信王武俊都被坑惨了,军中可谓是怨声载道。只要是一个火星,就很有可能爆发哗变。
如今打赢了,宝臣大帅拿到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拿到了洛阳城,自然少不了麾下弟兄们的福祉。搜刮来的财帛不必送回长安,更不必交给什么狗屁朝廷,直接分了!
反正就一个字:爽!
一举收拾了安守忠和李怀光,宝臣大帅的威望如日中天,乃是“中兴”大唐的大功臣。
将士归心,人人脸上都笑开了花。
至于方清,李宝臣觉得对方把咸猪手伸到渤海国,捞一把就舒服了。洛阳的事情,对方是鞭长莫及,也没有那么大胃口能吃得下。
李宝臣觉得,这次方清最大的失误,就是提前把箭“射出去”了。再怎么大意,也不该在登州公开露面。
他在登州露面了,还搞出个打死了几十人,打伤数百人的演武,谁都知道汴州军主力已经东移,要出征渤海国,没有一两个月根本不可能返回汴州。
正是因为李宝臣看到了对方招式已经用老,所以才敢集中精力对付控鹤军。如若不然,他出手的时候,汴州这边也出手,那岂不是要坏菜?
洛阳皇宫明堂内,李宝臣坐在头顶透光的龙椅上,越发感觉到这个建筑的奇妙。
大殿内只有这一处是阳光直射在身上,其他地方都是暗的。
这个巧妙的设计,便是武媚娘当初为了显示身上的所谓“神性”,特意找工匠设计的。
每次上朝的时候,由于龙椅上方是一个镂空的楼阁,因此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到下面来。但大殿内的其他地方,又不可能有阳光直射,所以龙椅上坐着的人看起来就像是“神人”,需要顶礼膜拜。
不得不说,古人一点也不笨,他们十分会玩,脑子非常活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怎么样,为父宝刀未老,出手斩控鹤易如反掌。”
李宝臣得意洋洋,对站在身旁的庶长子李惟诚吹嘘道。
“父亲用兵如神,孩儿望尘莫及。”
李惟诚恭维道,只是在心中吐槽了一句:就是代价有点大,自己这边死的人,是控鹤军的两倍还多!怎么看也是惨胜了,如何能叫“易如反掌”呢?
不过他平日里甚有修养,自然不会此时开口反驳。
“不应该啊,汴州那边要出手,现在也该出手了。我们大军刚刚入驻洛阳的时候,也是最虚弱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动手呢?
难道方清真的在登州,他就真的不管洛阳这边的事情了?”
李宝臣忽然开口自言自语道,百思不得其解。
他始终不相信,如此重大,决定中原归属的战争,方清居然会不管不顾!
渤海国的利益,真就那么大么?
就算他人在登州,这么多天过去,也该回来了。登州水路到汴州,远没有想象那么远,最多两日便可抵达,甚至更短。
“父亲,如今大局已定,就算方清想动手,也晚了。
索性就只能放弃,作壁上观。
他就算不甘心又能如何呢,已经没有机会了!他还能折腾出个什么花来?
关中还有军队没动呢,我们又不是孤军!”
李惟诚解释道。
李宝臣想了想,发现确实如此。如今的局面,就有点像是太宗收拾了王世充,占据了洛阳,正是要席卷天下。
区区汴州伪朝廷,也不过是大一点的肥羊罢了。
“方清有好几次可以入局,控鹤军打败安守忠是第一次,我们与控鹤军决战是第二次,我们得胜后刚刚入主洛阳,立足未稳是第三次。
结果都没有动静。”
李宝臣思来想去,完全看不到对方有什么机会。
现在动手么?方清动手试试看!
此刻动手就是拼人命,这种战斗又有什么意思?
“父亲且安心,经此一战,关中豪强归心,父亲在朝中的分量更重了。”
李惟诚劝说道。
李宝臣点点头,此战的政治利益不在于占有了多少财物,杀了多少人。
一是“光复”洛阳,象征意义极大。
洛阳在关中天龙人心中,地位就是“副都城”,是长安的外延。
这个概念可不是关中天龙人提出来的,早在西周时期,便有此一说。
二是歼灭了控鹤军,由此占据了所谓“大义”。
控鹤军在关中杀天龙人,他们就是乱军。而收拾了乱军的,便是“王师”。自此以后,李宝臣便甩掉了叛军起家的黑历史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