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胜天半子 > 第5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51章(2 / 2)

于是三人在济州又停留了两日,这两日他们除却每天下楼吃饭,基本不会踏出房门半步。

为了安全,席英的卧房换到了陈京观旁边,这两个房间只隔一扇门。

不知为何,陈京观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虽说在西芥时他也有这种感觉,但那时并不强烈,直到现在,他觉得那已经不仅仅是目光,更像是刀剑反射出来的寒光。

等到第三天一早,街上的市集还在一片静谧中,陈京观的外窗却立着一个信鸽,它用嘴啄着木框。

陈京观这几日本就有些失眠,听到窗外的动静他便立刻起身去看,那信鸽看见窗户被打开,就飞进屋里停到了桌上。

陈京观伸手去取它腿上的信匣,这次的小纸条上只有简单的一句话:那日替你死的,是吴权的孙子。

屋内的动静吵醒了平海,那信鸽见任务完成就顺着原来的路线又飞了出去。

平海目送它离开,随后起身去看那纸条上的留言,还未等他开口,陈京观便解释道:“吴权是我家之前的管家,是在父亲小时候就跟着他的仆人。”

而他的孙子,也是打陈京观记事起就跟在他身后的书童。

这次送来的信指向性更明确了,可是它背后的人却越加模糊了。

崇宁需要借助霜栽来探听自己的身份,那她怎么可能知道替死的人是谁。可孟遥鹤却的确能知道,毕竟陈京观昏迷的那几日,孟家兄妹完全有机会问到事情的原委。

想到这,陈京观突然发笑,他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因为自己这可笑的自尊心,而没有与霜栽好好聊聊,以至于走到了对方步步为营设下的埋伏前,他还不得不跳。

“你与席英先回去,这次我一个人去会一会他。”

陈京观说罢就开始收拾包袱,而平海也从他的话里听出了孤注一掷,他便不论如何也要跟着陈京观一起。

到最后,又成了他们三个人往都定口的方向去。

这都定口,其实是一个与益州差不多小的州县,只因地处沿海,又是整个大陆最适宜近岸捕捞的地方,所以商业发展得不错。

而金钱的温床旁往往睡着罪恶,这里便也滋生了许多别有用心之人甚至是海盗,所以东亭最大的刑场也设在这里。

以前东亭皇室每年十一月海水封冻前会将所有重刑犯拉到海滩旁问斩,那些人的血液会随着海水流进大海。

按照东亭异闻录记载的来说,就是将他们的命祭司给海神,以此来平息过去一年人们对于海洋的掠夺。

陈京观少时对于奇闻逸事的兴趣大过大家学说,故而知道不少别国的奇异风俗,其中东亭便是最信这一套宗教迷信的地方。

此时他站在便北梁皇帝废除掉的东亭旧刑场旁,似乎还能闻到随着海风吹过来的血腥气。

“平海,你说东亭的覆灭会不会也是海神发威?”

平海喜欢听陈京观讲故事,所以一听他提到“海神”,便知道他意有所指。他听着陈京观的话笑了笑。

倒是席英前半辈子都生活盛州的小山坳里,如今第一次看见海,被眼前的景色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走吧,魑魅魍魉总要在夜里才能现身。”

此时酉时三刻,海边全是刚赶回来的渔民,各家的女子用篮子提着给家中男人的饭,陪着他们坐在船头边聊天边吃。

几个小孩赤着脚在沙地里跑,偶尔有母亲的叮嘱和父亲的训斥声响起。

不过这幅画面从未在东亭地方志里出现过,因为东亭治下的都定口,专供皇家和出口。

陈京观看着,竟还生出一丝羡慕。他叹了一口气,望见远处好像有临时搭起来的铺子在卖吃的,便示意身后的两个人拴好马,走了过去。

那是一个卖米线的小摊,店家看上去是一对夫妻,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女孩。摊子周围用编织篮架了几张桌子,又在沙滩上放了几张草席,几个渔民围坐在一起聊着今日的收成。

“店家,米线怎么卖?”

陈京观问着,回答他的是那个小女孩,她指了指自己的耳朵,然后用不太标准的语调说:“他们听不到。你放五枚铜板。”

陈京观笑着点头,转身让平海和席英先去找座位,自己往那个装钱的篓子里丢了一枚碎银子,他看到小女孩看见了,朝他举了一躬。

“当时修了刑场后,这周围出生的孩子就多有残疾,当地的祠堂长老说是坏了风水,结果那么大一个家族,全都被发配到瀛洲煤矿做苦力。”

陈京观坐下,将身边的两个人拉近了些说道。

等他说完,席英又回头看了看那个小姑娘,犹豫了半天,从怀里把霜栽那支玉钗拿了出来,趁店家不注意也放进了钱篓里。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