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提瑞安描述的那样:整个结构,是漂浮在海水中的。
可当想象出这个模型之后,邓肯心中浮现出的却是巨大的疑惑——
每一座城邦都是这样么?
如果每一座城邦都是这样,都是没有根基的“漂浮物”,那它们又是如何如此稳定的?如果说城邦本身的“稳固”是因为其规模够大,那城邦和城邦之间的相对位置也是如此稳固,这又该如何解释?
无垠海波涛滚滚,这些“浮岛”从来就没有变动过位置,这是为什么?
邓肯说出了心中的疑惑,提瑞安却只是摇了摇头:“我们也对此产生过疑惑,但到最后也没能搞明白这个问题,而且和后来发生的事情相比……‘城邦是怎么漂在海上的’这个问题也就无关紧要了。”
“后来发生的事情?”邓肯不禁好奇起来,“后来发生了什么?你们到底在深海看到了什么?”
“后来……三号潜水器继续挑战极限深度,我们用了将近两年时间,将这个记录从八百五十米推进到九百五十米,就像您能想象的那样,在这个下潜过程中,潜水器在逐渐远离城邦的‘底座’——还记得我一开始说的吗?为了避免在远海区域出问题,我们让潜水器在靠近海岸的‘近海安全区’下潜,这整个过程中,潜水器其实是一直紧贴着城邦以及城邦水下‘结构’的,但随着下潜持续,探索者远离了那个‘底座’,情况就开始不对劲了。
“幻听,幻视,感觉海水中出现莫名的灯光,感觉有人在外面敲打艇壳,甚至感觉有人在外面转动闸门的把手,越是向下,类似的情况就越是严重,连经过特殊训练、意志坚韧的探索者都开始在每一次下潜中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而随身携带的圣油、神圣书籍以及经文布能产生的庇护作用则越来越不明显。
“当然,到这里为止,这还都是我们预料中的情况——探索未知本就需要面对意志方面的挑战,那些探索灵界和幽邃海域的学者们也经常遇上这方面的困扰,所以我们仍然在继续着,只是按照最严格的标准加强了探索者的精神防护。
“问题出在从九百九十米挑战一千米的时候。
“三号潜水器突然发出紧急上浮的信号,随后像疯了一样排空压水舱猛冲上来,里面的探索者似乎完全不在意这种迅速上浮的行为会要了自己的命,而在冲上海面之后,那名探索者就已经疯了,舱门打开,他在阳光下嘶吼喊叫,似乎拼命想要向我们描述些什么可怕的东西,而在一大堆无法理解的混乱言语之后,他说出了唯一一句清醒的话:
“我们全都死在那里。”
第二百五十二章 深海寂静
城邦无根无萍地漂浮于无垠海上,八百五十米“厚”的底座之下是似乎永无止尽的黑暗深水,越往深海潜去,便越是听到难以理解的噪声,看到难以理解的光影,而第一个越过千米水深的探索者则在疯狂冲上海面之后陷入疯狂,留给世人的唯一一句话是——
“我们全都死在那里。”
这就是寒霜城邦的“潜渊计划”从开始到渐渐变得不对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
邓肯陷入了短暂的思索中,他突然发现哪怕不去深入灵界和幽邃,仅仅在这个世界的“现实维度”,无垠海中所隐藏的危险诡异也一点不少,而在短暂的思索之后,他又突然问道:
“那名探索者后来怎么样了?”
“很快便死去了——急速的上浮和减压要了他的命,他在狂呼乱叫了一会之后便死于血管栓塞,最起码现实层面的原因如此。”
“一个潜水器里只有一个乘员?”邓肯又问道。
“只能容下一人,当然,这会放大探索者承受的精神压力,但这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是当年的技术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探索本就不宜多人同行——在深海之下,你很难确定自己身边的同伴下一秒会被什么取代,也很难确定自己听到的声音是不是真实响起,所以不如干脆独自下潜,这样至少不用怀疑潜水器里还有别人。”
“深海,黑暗,孤独,远离文明世界之后直面光怪陆离的未知水域,这些都有可能是导致那名探索者疯狂的原因,”邓肯慢慢摇了摇头,“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仍然不足以解释为什么潜渊计划后来会变成一个极端禁忌的话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