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乔泽的年纪无关,也跟丹尼尔的人品无关。 单纯就是一个研究数论者的严谨。 文章的标题已经说明了作者文章要论述的内容,显然这个问题的难度极大。 丹尼尔在脸书说告诉大家,第一时间能看懂的人不多。 罗伯特当然有理由怀疑丹尼尔也是其中之一。 事实上,到了这种难度的论文,很难说审稿人就一定能看出其中的一些错漏。 否则也不会有许多论文发表出来之后,又直接撤稿的故事了。 所以虽然论文已经发布,但罗伯特依然带入的是审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篇论文。 不是为了挑毛病,而是要看是否有不严谨的地方。 毕竟关于非规范场论跟黎曼空间统一性问题不是开玩笑,按照丹尼尔的说法,这篇论文中设计了全新的数学工具跟路径积分才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作。 对于后来的数学家而言,他们将可能使用论文中提出的这些新工具将被用来攻克一个又一个数学难题。 万一最终证明这篇论文是不可靠的,那将意味着无数人的工作就是无用功。 这就好像如果有一天数学界证明了黎曼猜想是错误的,平凡零点并不存在,那么全世界围绕黎曼猜想建立的一系列数学体系,都会在那一瞬间土崩瓦解。 要知道数学文献中已经有一千多条数学命题是以黎曼猜想的成立为前提。这些都是成千上万数学家的心血,如果黎曼猜想正确,这些数学命题将上升为定理。反之,一堆的数学期刊编辑要忙上一年撤回无数论文。 在罗伯特看来,这篇论文最大的影响也在这里。 就这样,当下载好论文后,他便第一时间沉浸了进去。 实际上全世界跟罗伯特一样的数学家还有很多。 当然每个人思考的逻辑可能并不一样。 不是每个人都会完全无视论文作者的年纪。 真有人能在十八岁解决这样一个命题? …… 华夏,京城,燕北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虽然已经是晚上九点,但乔泽的论文还是在第一时间被打印了十多份出来。 厚厚的一大摞。 毕竟一份就是六十多页。 做相关研究的教授们直接人手一份。 张洪才手上同样留了一份。 看着手中的论文,张洪才只觉得百味陈杂。 下意识的便回忆起赵光耀第一次把乔泽的信息在微信上发给他时的心情。 他还专门给张春雷打了个电话,犹记当时张春雷说的是,两人学问五五开。 那时候他觉得张春雷要么是在谦虚,要就就是在给乔泽脸上贴金,现在看来他理解反了。 只能说江大的张教授实在是太骄傲了。 这种层级的论文,还能被认可,也是一个长江学者能碰瓷的? 第173章 进攻型豆豆 数学家们看到乔泽的论文题目陷入沉思的时候,苏沐橙已经给豆豆申请好了微博账号。 之所以时间用的长了些,主要是纠结于第一独属于豆豆的社交名字。 总不能直接叫乔豆豆。 纠结了好久,终于取好了名字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强人工智能的个人微博名:“乔哥跟小苏的乖豆豆”。 申请账号需要实名,苏沐橙直接便用了自己的身份证。 至于乔泽建议跟平台知会一声,苏沐橙还真没那个渠道,她也懒得去打听,所以干脆便在简介里注明了:我是群智框架下诞生的人工智能豆豆,希望大家都能喜欢我。 做完这些后,苏沐橙截了张图发给了乔泽。 “乔哥,你觉得我这样设计行不?” 回复依然简练:“嗯。” 这就首肯了。 期间苏沐橙收到了谭景荣的回复。 有为那边回话了,愿意配合苏沐橙的宣传,不过没人加她的微信,因为对面的余总直接在微信上联系她了。 两人早在三个月前就加过了微信。 “小苏啊,你们那有新版本的人工智能?需要我们帮忙宣传?” “嗯,我们内部使用了一个叫豆豆的版本,今天正好打算做测试,我刚刚帮它申请了一个微博,回头有为帮我们宣传一下?” 回完话,苏沐橙便将豆豆的微博截图发给了这位有为集团的总裁。 很快便得到了回应:“这个……嗯,你觉得要怎么宣传?” “就是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跟微博那边沟通一下,豆豆在微博冲浪的时候,别把这个账号给封了。就是可以理解为借用微博的平台给豆豆做个测试。人工智能可以在微博平台上跟网友们进行互动,我觉得这应该很有意思吧?” 这是苏沐橙最怕的事情,毕竟是有过先例的。 她的王者荣耀主账号到现在都还在被企鹅封着呢,这也可能跟她从没有主动去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