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不但能在学校里横着走,连他这个校长都不太放在眼里了,更重要的是碰到这种事情,还不会被上头迁怒。毕竟级别太低了,背不动这锅。 就在陈远志打算找找人,好好聊聊这个事的时候,乔泽又被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大佬很夸一通的消息传到了学校。 呵…… 这次是解决了杨-米尔斯理论…… 陈远志震惊之余一口气又渐渐顺畅了。 这么大的好消息曝光出去,谁还会在乎微博上那一点小事? 于是陈远志第一时间又给徐大江打了电话,让徐大江赶紧去问问乔泽,确定一下这篇论文到底是不是乔泽写的。 虽然华夏十九岁的少年,除了乔泽已经没别人了。 但乔泽只是跟徐大江提过未来要研究这个课题,压根没跟学校说过发论文的事情,万一是个乌龙呢? 此刻陈远志就是在等徐大江的消息。 突然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陈远志连忙拿起了电话,结果看到号码的时候愣了愣。 不是徐大江的电话,而是燕北大学张洪才的。 燕北数学的领军人物之一这个时候给他打电话,倒是让他突然少了几分焦虑,立刻接通了电话。 “喂,张教授,怎么突然想到找我了?” “哈哈,陈校长,这句话就见外了。说起来咱们可都是一个系统的亲密战友,自然应该多交流才对。” 呵呵…… 陈远志在心底冷笑着…… 以前就没见对方跟自家多交流,乔泽的大论文消息刚传出来,大家就成一个系统的亲密战友了…… 虚伪! 当然嘴巴上,陈远志依然极为热情:“张教授说得对啊!下次再来西林工大调研,我全程接待。” 就这样,两人又寒暄了几分钟,电话另一头的张洪才终于还是忍不住了,率先切到了正题:“陈校长,差点忘了恭喜你,你们西林工大的乔泽同学又攻克了一个世界难题!不是我说啊,你们还真忍得住,事前半点风声都没漏出来,如果不是普林斯顿那边传出消息,我们都还被蒙在鼓里呢。” “哈哈……这不是当时并不确定学界会不会接受,所以我们也不好大肆宣传嘛。这种事情,确定了之前,低调些总没错的。”陈远志随口应付着。 这个时候当然不能告诉对方,其实学校今晚之前也压根不知道这事。 他还指着这篇论文打个翻身仗呢。 只有在学校知道乔泽写了这样一篇论文,而且还在内部审核中,确定了很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让上头意识到西林工大对乔泽的帮助有多大。 这样乔泽任性,学校放任的理由就充足了许多。 咱家的学生正在解决菲奖级问题,学校对这样的学生足够宽容有错吗? “哈哈,有道理!陈校长还真是沉得住气。其实打这个电话的确是想请您帮个忙。您不是研究理论的,可能不知道。在我们数学跟物理理论学界,涉及到一些知名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篇论文正式在期刊刊载上刊载就能盖棺定论的。 一般这类论文发布之后,还得召开几场报告会,向该领域的学者阐述论文完成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思想观点,并解答所有质疑,才能最终确定命题成立。当年迈克尔·阿蒂亚宣称证明了黎曼猜想,就是在海德堡获奖者论坛上宣讲。 但很可惜,他的思路跟论文都没有通过学界的认可。所以我的想法是,再次邀请乔泽来燕北大学做报告,这次我们会按照顶级报告会的规格来办!保证办成一次有足够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界盛会。” 张洪才直接抛出了这通电话的目的。 这是他跟张明睿通过电话的决定。 前不久乔泽在燕北大学的报告会明显让乔泽不太满意。 所以张洪才没敢直接跟乔泽通话,怕万一在乔泽这边谈崩了,就没回旋的余地了。 便想着先探探西林工大的口风。 就在这个时候,陈远志突然听到电话里传来又有电话进来的声音。 想到大概率是徐大江给他回电话了,遂加快了语速道:“没问题,没问题,回头我让教务那边跟张教授对接,等我们西林工大这边首场报告会办完了,一定跟乔泽商量一下,尽量争取去燕北大学开第二场报告会,如何?” “啊?第二场?那个……陈校长,说句冒昧的话,您也别生气。西林工大有承办这种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的经验吗?” “哈哈……有劳张教授关心了,没有经验可以学嘛。我们学校那么多院士参加过各种国际会议也不少,大家一起出出主意,总能把这场报告会办下来的。而且不瞒你说,乔泽是有心气的,上个月他还提交过一份报告,要把咱们西林工大建设成能跟普林斯顿相媲美的高校。我觉得可以就从这场报告会开始!” “这……” “哈哈,张教授,不好意思啊,我这边还有点事,先挂了,关于在燕北筹办第二场报告会的事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