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此不耐跪坐的明仪表示,其实站着也挺好的。
刚刚登基,群臣先各自自述姓名官职拜见主上,又讨论了登基大典的吉日,从他国回来百姓的安置等等一些问题后,冢宰维钲恭敬的出列,他双手举着一份奏章说道:“主上即位,当要改元,臣为主上选择了几个嘉号作为年号,请主上御览。”
年号对于嬴政来说是个新鲜东西,前世他继位秦王后,就一直是秦王政多少年,不过年号确实更方便纪年。
因此嬴政从宫人手中接过奏章,翻了一下,他对这几个年号都不甚满意,便随手将奏章递给了明仪。
他心中有了决断,“冢宰有心了,不过朕已有决定,年号便定为大秦吧!”
明仪站在旁边,还以为自己幻听了,便问道:“主上,秦是哪个秦字?”
“昆仑有一朝代,号为秦朝,强便是此字。秦朝强大,秦始皇一朝明君贤臣,君臣相得,朕甚慕之,便改元大秦。”
当时明仪就变了脸色,万万没想到啊!主上你居然是秦始皇粉,怪不得当初你老问我秦朝的事。
维钲跪在地上,却心中很不满,他连夜挑了寓意好的字作为年号,可新王居然不听冢宰之言,反而用了个不伦不类的大秦来作为年号。
他当即便沉了面色,这几十年的说一不二让他无法接受有人违逆他的想法,“主上,怎可如此任凭自己心意,年号何等重要,岂能胡来!”
好多年了,嬴政再次体会到了国有权臣的感受,他还挺回味的。
但是他决定的事,就绝不会更改。
“冢宰,朕身为王,连个年号都不能决定了吗?”嬴政沉下脸。
群臣一片寂静,面面相觑,秋官长落雨站了出来,这是个高挑的女子,她沉声说道:“回禀主上,自古年号,皆取吉祥之意,以期国泰民安,如今主上听凭自身心意,实在不妥。”
落雨说完,又有二十几位官员附和冢宰之言。
嬴政见状,凤眼微眯,这一幕还真是似曾相识啊!
就是不知,维钲比起吕不韦又如何?
第24章君臣
宽阔的大殿上,二十多个国府官员伏跪于地请君王收回成命,明仪当下脸就黑了。
这是威胁,更是试探!
而嬴政也看出来了,他没有出声,只是这样静静坐着,心中却在冷笑,可真有趣,新王登基以来的第一次早朝,就敢这样逼迫君主,这群人,还真是以为他和错王一个样啊!
那,在这其中,身为冢宰的维钲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底下伏跪于地的官员们当下也沉默了,新王就这样看着吗?
按理来说不应该是君王为了自己的名声立即就范吗?众臣伏谏这样的场合,新王都毫不动容吗?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跪在地上的官员们有的忍不住晃了一下身子。
这种场景太陌生了,玉座上的君主一言不发,似乎是被这群臣伏谏的场景吓到了,可明仪转头看着嬴政的侧脸,他分明脸上面无表情,可那眼神之中却带着兴味。
维钲本人更是忐忑极了,他还记得错王刚刚登基时为了营造出自己是个贤明之君的形象,群臣的谏言一直谨慎对待,他也曾使用这样的招数对付过错王,错王当时便被震慑到了。
而如今他们跪在地上,根本看不到君王的态度。
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他们从主动变成了被动。
失策了,这不是错王,冢维钲暗暗想到。
不过,这也给维钲提了个醒,不能用对付错王的那一套来对付新王了。
大殿静的似乎连针掉落在地上也能听见。
群臣鸦雀无声,不少一同逼迫君王收回成命的大臣也不禁后悔了,这样跪半个时辰谁受得了啊!
半个时辰后,
“台辅,你有何话要说?”嬴政出声了,群臣立刻感激的望向台辅。
明仪:“???”不是,我什么也没说啊!我不知道要说什么啊!
嬴政那双狭长的凤眼微挑,带着漫不经心的看着明仪,他的眼中是不容拒绝,明仪登时默然,怎么会有这么强的气势啊!
她只好开口:“主上,适才大司寇(秋官长)所言,臣以为不然。”
“台辅试言之。”
明仪微微躬身,笑着说道:“自古年号确实取吉祥之意,但难道取了个所谓的吉祥之意,就一定能国泰民安吗?臣读史书,却发现不是,今群臣因年号之事伏跪进谏实在是小题大做,我巧国如今百废待兴,百姓流离失所,死伤者无数,冢宰身为六官之长更应关注百姓安危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