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失明后随机连线到前男友 > 分卷阅读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7(1 / 1)

。 “出门打车吗?还是地铁。” 趁郑千玉还没挂,林静松问道。 他聊起天来完全没有那种随意的感觉,在郑千玉听来,那像一个机器人努力让人觉得他是真人,但其实和真人相比还有一点距离。 这个人在社交上很笨拙——正是因为这一点,让郑千玉觉得放松。 “坐地铁,挺方便的。” “哦……我也坐地铁。” 郑千玉失笑:“你不是要去锻炼身体吗?” 对方安静了一下,语气很平直地说:“嗯,坐地铁去。” 郑千玉往前走了几步,去摸自己靠在门边的盲杖,道:“我这边的地铁线是新开的呢,现在走二十分钟就能到了。” 这是郑千玉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现在地铁口就在楼下,对他来说方便了很多。 “二十号线?” “嗯?” “新的地铁线。” “你怎么知道?” 林静松站在阳台上,他新搬的小区很僻静,房间朝南,可以看到两条街外一个崭新的地铁口,在太阳的反射下闪闪发光。 “我家在二十号线附近。” “噢……你也在月湖?” “嗯。” 在郑千玉还在上学的时候,发现线上的朋友线下和自己同城是件很令人期待的事情。 那意味着他们可以很容易见面,在彼此的生活中产生更频繁、更深入的交集。 现在这种期待对郑千玉来说已经淡了很多,于是他不会像以前一样,第一时间就说“好啊那我们有空可以出来玩。” 他露出一个微笑,道:“月湖挺好的。” 林静松:“我们……” 郑千玉同时开口:“我该走了。”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布?页?不?是?ⅰ???ū???ε?n?????????5?.?????м?则?为????寨?站?点 “谢谢你。” 郑千玉摆了摆手,表示告别,随后挂断了电话。 连线挂断的声音闷闷地响了一下,视频黑了,自动退回聊天界面。 林静松看到自己发的那些简短而意义稀薄的消息,他虽然知道自己做得很差,但也不知道怎么做才会更好。 他意识到自己今天的节奏有些快了。释放出“同城”这个信息已经是操之过急的跳步,如果不是郑千玉打断他,“我们可以见面吗”他就要说出口了。 林静松默默地冒冷汗。 而这种重大的失误只有在郑千玉挂断电话之后,他才能恢复理智,冷静地分析出来。 看到郑千玉的时候,他什么都忘了,也不知道节奏是什么,很可怕地丢了重要的逻辑。 林静松并非是刻意忽略人情世故,成为一个木讷呆板的人。 在这方面没有什么成长空间,除了他的成长环境和学习就业,郑千玉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初中就认识郑千玉,两人间的第一句话也是郑千玉先说,告白是郑千玉先说,在一起是由郑千玉决定。 分开也是。 郑千玉从不介意他们之间,林静松的回应更慢,话也更少。因为郑千玉从不怀疑林静松对他的喜欢,正如他从不怀疑自己的耀眼。 林静松记得那一年冬天,郑千玉去别的城市集训,他们有两个多月没见。林静松下了晚自习,接到郑千玉的电话。 他接起来,电话里有风声,郑千玉的声音很雀跃,非常愉快,他说:“林静松,你在干什么?” 林静松想他想得要疯。他说:“……我刚下课。” 风太冷了,直刮他的脸,感觉话说出口就被吹走。 郑千玉的声音在电话里带着微微的电流,他说:“你抬头看看。” 林静松闻言抬头,郑千玉从高处的台阶跳了下来,他算得非常准,身体协调能力也很好,一下就落到林静松跟前。 郑千玉的手放在口袋里,呼出一点白气。周末前的一点空隙,郑千玉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跑回学校见林静松,他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因为他知道林静松见到他一定会很开心。 这也一点都不会折损他的骄傲,他也很想林静松,见到林静松,是他这一刻最想做的事情。 喜欢郑千玉让林静松有很多时候会觉得自己完了,因为郑千玉永远能让他体会最意外的情绪,他怎么能掌控自己的大脑和心,十分可怕。 只是那时林静松未能料想到真正的“完了”是什么时刻,他只能任由自己在“郑千玉”的沼泽中陷落,他很受用,没有半分挣扎。 所以也就完全失去在最后的灭顶之灾中生存的半分可能。 第5章 郑千玉早上醒来的时候,手机里收到一条新的短信,是他这段时间录音工作的结款。 这应该算郑千玉这几年来第一笔正式的收入。大学时期郑千玉和朋友一起卖过手绘的装饰画,有一些存款。 这些钱帮他度过了后来完全动弹不得的两年。 郑千玉很喜欢画画。 他早早就展露了天赋,并在很小的时候就决定把画画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 选择学艺术对郑千玉来说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郑千玉的父母早逝,他的养父母条件很好,当时在省内有一些连锁产业,也很支持郑千玉的选择。 养父对他说,如果郑千玉想,大学也可以考虑国外的艺术学校。当时郑千玉去找了几个美院退休的老师看,都说郑千玉走这条路没有问题。 对于他们家来说,多一个艺术家是个好事,更何况他们是供得起的。 郑千玉没有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中学几年拼了命地画,最后以联考第一的成绩进了全国最好的美院。 在郑千玉大二的时候,养父母的资金链断了,濒临破产,家里的车房陆续拍卖抵押。 从那个时候开始,郑千玉需要自己承担学费和生活费。 好在当时郑千玉的画卖得不错,只是纯手绘工作量实在太恐怖,他和同学除了上课的时间都在起早贪黑地画,困得要一头扎进洗笔筒里去。 郑千玉认为那个时候他是为了生存身不由己。他以后一定要出名,画画是真正的创作,而非量产。 郑千玉想到这里,躺在床上笑了一声。起床,撕下窗台日历的一页,然后去洗漱。 外面的空气寒冷中夹杂着一点温暖的余韵,春天才刚刚开始,今年还有很多天。 郑千玉洗完脸出来后,手机响起消息声。他打开旁白功能听,BYE上那个同城的志愿者又给他发了消息。 “早上好,今天气温回升了,睡得怎么样?” 如果郑千玉不是和他连过线,他在文字聊天这方面的表现真的不会让郑千玉想和他聊下去。 每日准时问候,话题却没什么营养,不会表达自己,只会来来回回地用几个组合技:天气、睡眠、心情。 他不是脑袋空空,就是太不擅长与人来往。 而在连线之中,这听起来又是一个富有逻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