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守陵娘子山食纪 > 第12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22章(1 / 2)

(' “多少斤粮换一个大陶缸?”陶椿问。

“净米净面三十斤就能换一个,带壳的稻子麦子是五十斤,花生苞谷还有番薯我们自己种的有,这三样不给换。”姜红玉把陵长说的复述一遍,“陵长说谁换出去一个陶缸给谁三斤米面,一个坛子或是罐子是一斤米面,五十个碗或是五十个碟子也是一斤米面,剩下的归到公中再统一分。”

陶椿明白了,一个陶缸是三十斤米面,坛子和罐子是十斤米面,五十个碟子和五十个碗也是十斤米面,要是跟山外的物价相比,这个价钱算是便宜的了。不过山里种粮不易,跟山外相比,粮价贵了许多,随之这个交换规则下,显得陶器不便宜。

“要是能从山外买粮就好了。”陶椿说。

“咦!山外的粮进来了也贵了,吃不起。”姜红玉摇头。

陶椿能理解,主要是路程太远,山路难行,粮食又重,人力把粮扛进来,粮价就是翻五番也不过分。

不提这不着边际的事,陶椿把心思从山外收回来,问:“陵长有没有说哪天进山烧陶?”

“后天,每户出两个人进山,要一男一女,男的进山砍杂木烧炭,女的去挖土筛土和泥制陶。”邬常顺说,“老三身上有伤,我明天要去巡山,我们家只用再出一个人,让你们嫂子去,小核桃留家里。”

“我去,我跟年婶子说好了。”陶椿说。

“我也去。”她要进山,邬常安肯定要跟上,“我砍不了柴我能去帮忙做饭。”

邬常顺突然觉得牙疼,这憨脑壳黏媳妇黏得紧,不像不稀罕的样子,难不成他不懂?

“又只剩我一个人在家了?”姜红玉不高兴。

“以前我跟老三巡山的时候,你不也是一个人在家?”邬常顺纳闷,“再说不是还有小核桃陪你?”

“以前是以前。”姜红玉懒得理他,“你出门晓得找兄弟做伴,回来晓得喊媳妇,我就该一个人守在家里?”

陶椿回屋拿上弓箭,说:“大嫂,走,去练箭,明年我们去巡山,让大哥留家里养孩子。”

姜红玉闻言立马回屋,再出来,她想出解决的办法:“我去找小婶,她家两个媳妇一个要奶孩子一个揣着孩子,她走了,家里支不开摊了。我代她进山,她每天来帮我们收晒番薯干。”

“也行。”陶椿赞同,“我们把小核桃带走,刀疤脸和两只狗也带进山。”

“好。”小核桃高兴,“我也会挖土。”

事说定,陶椿和姜红玉前后脚出门了,小核桃也屁颠屁颠跟上,这下家里只剩两个男人跟两只公狗。

“老三,你懂不懂洞房花烛夜的意思?”邬常顺问。

邬老三看他像看傻子。

邬常顺咳了一声,说:“你跟你媳妇还分房睡?”

“噢,这事啊。”邬常安不当回事,“等陶椿回来我问问她,看她要不要搬过来。”

邬常顺松口气,可算等到这句话了。

“娶媳妇不是过家家,人家进了咱家的门,你一直冷着人家不是个事。”他语重心长地说,“好比你嫂子,我要是跟她分房睡,再没有小核桃,她会在咱家一直守着?女人嫁人就是想有个家有个娃。你要是不当个丈夫,人家要往外找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