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婶子迅速盘算一下,做了这笔生意,他们陵里的人一年不缺粉条吃了。
“我们之前倒是没想到这茬,还是定远侯陵的人聪明。”年婶子客套一句,“都辛苦了,我这就让人去做饭。”
“家文,去把粮仓打开,喊一帮人把番薯扛进去。”陵长发话,又张罗说:“大侄子们,你们劳累受冻一路,接下来的事我们来收拾,你们随我进屋烤火。邬老三呢?这都是你岳家的人,你可把人招待好了。”
邬常安闻声把春仙介绍出来,春仙跟陵长寒暄几句,他带一帮人跟陵长走。
陵长的两个儿媳妇和他的侄媳妇们都在张罗着烧火做饭,先送来的是老姜水,后跟着送进屋三桶滚烫的水和五个木盆,胡家全扒一筐雪进来,说:“鞋都湿了吧?泡泡脚驱驱寒,免得受凉了。你们先泡着,我找我族兄弟们拿十来双棉鞋,你们先将就着穿。”
“兄弟,我们自己带鞋了。”春仙喊住他,“离家的时候,邬兄弟提醒我们了。”
“那你们倒水泡脚,我去看看饭,有事就喊。”胡家全快步退出门外,全是不认识的人,他也不晓得要咋招呼。
“唉,这要是外人进了我们陵,哪有这个待遇。”陶青松敲边鼓,“公主陵的胡陵长可真是讲究人,待人也热情。”
“这要是我们陵长,估计还会骂吵到他睡觉了。”春仙笑,“日后公主陵的人送粉条过去,你们听到动静可要跑快点,别慢待了人家。”
其他人纷纷点头。
另一间屋,陶椿捧着老姜红枣水捂手,脚踩在炭盆上烤火,她把这些天的事交代清楚,着重强调赊欠番薯做粉条是她的主意。
“我猜也是你的主意。”年婶子笑着说,“再给你记一功,分粉条的时候,我跟大伙儿说:你们能分到这么多粉条多亏了陶椿,你们都谢谢她。”
陶椿不觉得不好意思,她为公主陵出力,为其他陵户的口粮费心思,她值得他们感谢。
“娘,饭做好了,我给椿妹妹送一碗来。”胡家二媳妇在门外说。
陶椿下地去门口接,“多谢二嫂子。”
“别客气,吃完了喊一声,我再给你盛。”
胡家煮的鸡蛋粉条汤,汤里还有瘦肉片,也有萝卜秧,陶椿捧着碗坐在炭盆旁边吃,连汤带水吃完一碗,她身上暖和多了。
“吃了饭就回去睡觉,夜深了,我不留你们,你娘家的人就留这儿,我家有空屋子,家全他叔家里也有。”年婶子说。
陶椿点头,“婶子,我跟你讨一样东西,之前烧的炭,还有没有没分完的?我想给我爹娘送一袋,他们烧的炭不好,点了火有烟。”
“有,明天我叫家全给你送过去。对了,他们这些人是哪天走?”
“明天就走。”
“那我明早让人把饭做丰盛点。”
陶椿拿着碗开门出去,见邬常安在檐下等着,她把碗递给他,问:“大哥还在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