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椿从袖子里抽出一张折叠的宣纸放桌上,说:“山陵使大人,这是做粉条的方子,从番薯变成粉条的过程,每一个步骤我都写清楚了。”
山陵使瞥她一眼,他一脸的疑惑,他轻敲桌面,没去拿那张纸,而是问:“这是何意?”
“听闻山东大涝、河南大旱,两地受灾,庄稼颗粒无收,朝廷为赈灾想尽了办法。我想着番薯易种,产量还高,做成粉条要比米面……”
“等等。”山陵使拧着眉打断陶椿的话,他目光复杂地盯着她,问:“陶陵长,你还记得你的身份吗?”
陶椿愣住了,不明白他的意思。
“你我都是守陵的,是陵户,不是朝廷大臣,朝堂上如何与我们无关。”山陵使审视地盯着她,问:“你此举是何意?想得名还是得利?”
陶椿没想到山陵使会是这个态度,她可算明白辜陵长的身份或许比山陵使贵重,却只能当帝陵陵长的原因了。山陵使是个踏踏实实的守陵人,不管接触多少贵人估计都不会动摇守陵的决心,他是皇室的家臣,只尽分内之责,不仅严格约束自己,还恪尽职守地约束陵户们一代一代守在深山里。
陶椿伸手把粉条方子拿在手上,说:“献方不是我的本意,是受崔录事和徐录事要挟,他们二人在几日前途经公主陵时跟我讨要方子,我不情愿,他们就给我扣上罔顾他人性命、不愿为朝廷分忧的帽子,我可担不起这个罪名,只得献方。可我跟他们有旧怨,加之受他们所累,我成了学堂里警示小陵户们的反面人物,倍受冤屈,故而不愿意他们用我的方子得名得利。这才借口要把方子交给您,由您代我们陵户跟朝廷献方,为赈灾出一份力。”
陶椿不再扯幌子,一五一十地把前因后果交代清楚。
第199章 目的达成 说服山陵使
山陵使听闻后撑着头没吭声,陶椿瞅瞅他,也不吭声了。坐在一旁的陶桃手心里浸满汗,她垂着头看着地面,不敢抬起头,怕脸上的神色会暴露什么。
“崔录事和徐录事盯上做粉条的方子了?”山陵使问。
“对。”陶椿抖了抖手上的纸,说:“这个方子不交给您,我也保不住。我们陵里的人太多了,还有刚从山外回来的小陵户,他们热血且仗义,为了赈灾,会打听方子交给录事官。而且……”她看山陵使一眼,垂眼说:“太常寺拿侯府账房告我的事说项,还授意学堂里的夫子拿我的案子在课堂上讲,受夫子引导,今年回来的这批小陵户都瞧不起我,很是憎恶我。有这个突发的变故,且有赈灾的名头,我拦不住陵里的陵户泄密。”
山陵使又沉默了会儿,他并不想献方,朝堂上势力复杂,赈灾关乎多方利益,他贸然出头,保不准就要得罪人。不过粉条方子被崔录事和徐录事盯上,早晚还会以皇陵的名头出现在朝堂上,这让他不得不插手。同时他也恼火,山外的人胆敢插手皇陵里的事,要不是陶椿此趟前来献方,他还被蒙在鼓里。这是不拿他当回事啊。
“方子给我。”山陵使沉着脸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