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守陵娘子山食纪 > 第41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19章(1 / 2)

(' 从次日起,带水管的陶缸取代老式陶缸,成为制陶的主要任务。

五天后,阴干的陶缸凑齐五十个,当即封窑烧第二窑陶缸。

同时,邬常安又做出两个转轴。

烧窑十二个时辰,开窑散热十二个时辰,这窑陶缸搬出来,不论是带水管的还是没带水管的,无一烧裂。

一共二十五个带水管的陶缸,陶椿安排二十五个身量不同、年纪不等的陵户坐进缸里,以露出头为标准,衡量出放在缸底的水凳的高度。

花大嫂站在一侧一一记下,她摸着缸沿,若有所思道:“冬天坐这里面洗澡,身子往后一靠,不得冻得一激灵。”

陶椿一抚掌,说:“回去了找针线活儿好的妇人和姑娘给澡缸缝一圈皮套子,皮套子里塞兔毛羊毛或是棉花都行,缝好后用骨胶黏一圈防止进水,皮套子外面再套两层棉布,既能防冻,又能在打湿后很快晒干。”

“这个皮套子人家自己就能做,要想卖出去就要做得好看,要用颜色好的棉布,还要在棉布上绣花。”花大嫂补充。

陶椿“啊”的一声,她暗恼着敲头,她总觉得忘了一件事,偏偏一直想不起来是什么事。这下想起来了,她本来想托山陵使替她在山外买四十多套衣裳,她不仅是忘记提了,还忘记带银子去帝陵。

“咋了?”花大嫂问。

陶椿摆了下手,说:“缝皮套子的活儿让有兴趣的人自己领,不统一做安排,卖的钱或粮是她们自己的,卖不出去由她们自己善后,你负责把这个事宣扬出去就行了。”

至于衣裳,陶椿下山后想了又想,只能盼着送菜籽的那一批录事官赶快进山,到时候拿银子托人在长安城买,秋末再送上来。

有这个事挂心,次日陶椿跟邬常安回陵一趟,恰好遇上崔录事和徐录事他们返程。跟来时不同,这趟出山之路是由小陵户们的亲爹亲叔护送,初满十岁的孩子离家,还在野山里行走,家里的亲人都不放心。

年婶子递出山陵使的手信,这是陶椿从帝陵回来时交给她的,她盯着崔录事,训斥说:“不晓得你们太常寺在搞什么鬼,我们陶陵长堂堂正正的人,被你们污蔑成人人喊打的罪人,闹得我们陵户之间相互仇视,没个太平日子。我们担心我们陵里的孩子出山受欺负,今年就不出去了,等学堂里夫子不再拿我们陶陵长当敌人,能一心教书的时候,我们再送孩子出山。”

崔录事可不敢替太常寺担这个罪名,他一再解释没有离间陵户的意思,也满口保证安庆公主陵的小陵户在学堂不会受欺负。不过在看过山陵使的手信后,他改口说:“既然山陵使许你们陵的小陵户晚一年下山,那我们明年再来接,我们这就走了。”

“定远侯陵的陶桃今年也不出山,她的名字也在这张信上,我跟定远侯陵的杜陵长打过招呼,再跟你们说一声。”陶椿跟徐录事说。

徐录事忍不住讽刺道:“陶陵长好本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