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0章(2 / 2)

“对,我就是疯了!打从老太太去了后,你这掌家夫人是真越来越厉害了!京城荣华富贵我们沾不到光也就罢了,我只想把一双儿女留在侯府,你都不允!凭什么?”姜氏抬起手指着秦夫人:“姓秦的,别人怕你,我姜乐菱不怕!”

秦夫人见晏姝进门来了,容色缓和了些许。

“母亲,儿媳回来了。”晏姝先给秦夫人行礼,转过头看了眼三夫人,吩咐丫环道:“还不把这里收拾了,回头碰坏了三夫人怎么办?”

丫环过来收拾摔碎了的瓷片,晏姝伸出手扶着三夫人往后退了两步:“三婶母消消气,一家人有话好好说,伤了和气可不好。”

姜氏甩开了晏姝的手:“你算个什么东西!长辈说话,没有你插嘴的份儿!”

“放肆!”秦夫人一拍桌子站起来了:“昨日你是瞎了吗?聋了吗?傅家的掌家夫人面前,你有事就说事,拿长辈身份压着我儿媳,当我是摆设不成?”

姜氏笑了,指了指秦夫人,再指了指晏姝:“好啊,我算是看出来了,你们是婆媳合伙欺负人啊!”

“三婶母,慎言。”晏姝过来扶着婆母坐下,脸色一沉:“少铎留在京中的代价是不能科举,弃文从武也好,弃文从商也好,文臣之路不能走,你愿意?”

姜氏愣怔住了。

“玉琴十一岁,玉画九岁,正是在母亲身边学做事的年纪,身为母亲不想着让姐儿们多学一学如何掌家,也要一并扔到侯府里,是觉得侯府里都是闲人?还是你觉得自己本事不够,要把他们推给旁人?”晏姝一顿:“又或是三婶母这些本是借口,想要三房都回到京城来吗?”

姜氏的心思被看穿的刹那,脸色涨红,看晏姝的目光多了探究,这才过门三日的新妇,竟敢毫无顾忌的顶撞长辈了吗?

“祖上为何要立下规矩,一子从政,余下不可入庙堂?”晏姝目光冷然:“那是因为一族之荣辱,以长子为代价,一族之绵延,余下兄弟为重,武元侯府传承到今日,洒热血,守边疆,不都是长房吗?三婶母难道不知这泼天的富贵是用命换来的吗?”

这话掷地有声,秦夫人这些年堆在心里的委屈险些化作泪水涌出来,李嬷嬷紧紧地握住了秦夫人的手。

得知三房在闹自己的母亲,急匆匆赶过来的傅少衡一字不落的听到了晏姝的话,停下脚步背转身在门外站定,抬头望天的时候,眼角眉梢舒展开来,晏家女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听听也无妨。

第14章 一个巴掌俩甜枣

晏姝看三夫人露出了心虚的意思,话锋一转:“三婶母,在族里这些年,您是最不容易的,也是咱们傅家一族最重要人,您守着的是傅家的根基,树高千尺需有根,这道理不该是侄儿媳妇说,可三婶母这样的明白人,若不是身边有人乱嚼舌头,又怎么会糊涂了呢?”

姜氏缓缓地坐下来,一言不发。

晏姝亲自倒了一盏茶送到姜氏手边:“三婶母,我倒觉得五弟学文是好事,但万万不可操之过急,才十四岁嘛,仕途难入可也不是入不得,徐徐图之方是上策。”

“你觉得这事儿行?”姜氏看晏姝。

晏姝点头:“关起门,咱们说的是家里私房话,自古朝廷都没有哪一条律法规定过,文臣武将不能同族,那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可规矩是什么?不就是用来打破的吗?只要不着急,机会必定是有的。”

姜氏最担心的就是儿子的前程,最气不过的也恰恰就在这里,晏姝的话她不信,但秦氏在旁边听着,也没说什么,自己多年不来京城,难道京城的风向有变了?

想到这里,姜氏起身走过来,直溜溜的给秦夫人跪下了:“大嫂,你生气就打我一顿吧,是我不懂事,我错了。”

“三婶母使不得。”晏姝过来扶姜氏:“母亲怎么会怪您,这些话若不是母亲说给侄儿媳妇,侄儿媳妇又怎么会知道,我才过门这两天,家里人都认不出全呢,快起来吧。”

姜氏可不敢就这么起来,跪在地上看着秦夫人:“大嫂,是我耳根子软,那老贱人撺掇我,我就信了,等我回到族里,立刻就处理掉。”

“乐菱啊,我怎么能不为自家孩子打算呢?在我眼里,侯府的孩子们都如亲生一般,你起来吧,往后做事先别动怒,家里的事,说开了就好。”秦夫人说罢,伸出手扶了姜氏一把。

姜氏这才敢起来,拿了帕子擦眼泪:“怪我不好,家规我记的,回去自己领罚。”

“好了,回去歇着吧。”秦夫人是真气的不轻,不过更想跟儿媳说说话好,刚才那些话劝姜氏,对自己也有醍醐灌顶之功。

姜氏再怎么下不来台,这会儿也必须出去了,她临出门的时候看了眼晏姝,知道晏姝是个好的,要不是她先棒喝再讲道理,自己今儿闹下去的话,外人笑话是小事,只怕从此以后大房跟三房离心离德,到时候没法收场的是自己。

姜氏在门外看到傅少衡的时候,脸色瞬间苍白如纸,今儿若不是晏姝,就真完了,她怎么都没想到世子竟在门外听声儿啊。

傅少衡阴沉着脸色,扫了一眼姜氏,先一步离开了。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