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姨娘冷哼一声不说话,谁不想出去?可是想出去就能出去?
“年前还好,年后要操持长兄的婚事,你就算不想出去,其实也无大碍,府里有人给操持,少你一个确实不少。”晏姝转身往外走。
曹姨娘气急了,蹭就站起来了。
李嬷嬷立刻横身过来,站在晏姝后面,眼神不善的看着曹姨娘。
“你到这里阴阳怪气什么?要是不想放我出去也别假惺惺的!”曹姨娘是惧怕李嬷嬷的,虽说语气不好,但也绝对不敢破口大骂。
晏姝头也没回:“明儿早起,嬷嬷过来看看曹姨娘抄写的清静经够不够数,若是不够数就不放出去了,长兄婚事若是没有她,会更喜庆许多的。”
“是。”李嬷嬷心里头舒坦,少夫人治人,还真是润物细无声呢。
曹姨娘愕然的看着晏姝的背影,再看李嬷嬷那带着警告的眼神,一转身进庙里去了。
出了门,李嬷嬷说:“少夫人觉得曹姨娘能抄完吗?”
晏姝摇头:“还看不出来的,不过若是抄完了,必定是心性坚韧的,以后要多注意点儿,抄不完也无妨,给了机会她抓不住,怪不得旁人。”
***
晏家。
周氏拿出来银子,简直比割肉还疼,置办了一些笔墨纸砚和全家的新衣裳,也没去扯料子再请绣娘做,而是拿了尺寸去绣坊买了成衣,张罗好这些回到家里,只等着晏景之回来,再提去接晏欢回来的事儿。
左等不见人,右等也不见人,有些坐不住了。
正想要派人去衙上找,就见晏景之醉醺醺的进门了。
“老爷,你可算回来了。”周氏上前扶着晏景之。
晏景之一甩手,周氏一个趔趄险些摔倒,亏着丁嬷嬷眼疾手快扶住了她。
看着晏景之摇摇晃晃的去了书房,周氏气得一跺脚,随后跟了进来,关了门一转身厉声质问:“晏景之!你这是作甚?我为这个家里劳心劳力,你竟如此对我!”
晏景之抬头打量着周氏,冷冷一笑:“我怎么对你了?你又是怎么对我的呢?”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周氏突然心里头发慌,盯着晏景之,后背都起了一层冷汗,难不成自己那点子事,他知道了?
晏景之摆了摆手:“我告诉你,我的事,以后你少管,滚出去吧。”
周氏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打从自己跟了晏景之到今日,这是头一遭,到底是哪里不对了?
第91章 妇人心,海底针
周氏慌里慌张的离开了书房,回去越想越不对,叫来了丁嬷嬷:“丁家的,你去庄子里走一遭,看看那边有没有什么事。”
丁嬷嬷可算逮住机会了,趁着还没关城门,颠颠的出城去了。
周氏看着一桌子的菜,起身去灶房亲自煮了醒酒汤,端着去书房。
进门,看到晏景之和衣而卧躺在榻上,走过去放下醒酒汤,洗了湿帕子给晏景之擦脸,柔声:“夫君,今儿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大的火气。”
晏景之拂开周氏,翻了个身不搭理她。
周氏只能耐着性子:“夫君是有什么不痛快的吗?本来妾身等着夫君回来还是要报喜的呢。”
“哪有什么喜事?倒霉的事倒是多得很!”晏景之冷声。
周氏柔声:“欢儿有了身孕,这算不算喜事?若是一举得男,必定会让赵家上下都欢喜,若是趁机能多跟赵家走动,礼部尚书大人只需要动一动嘴皮子,夫君保不齐就能动一动官职了呢。”
晏景之瞬间坐了起来,周氏赶紧往旁边躲了一些。
“你说欢儿有了身孕?”晏景之眼睛冒光的看着周氏。
这架势把周氏都吓了一跳,点头:“是啊,周嬷嬷送信儿回来的,我想着这孩子怀着身孕在婆家被禁足,必定心里是不痛快的,所以老爷你看,让三郎去接了欢儿回家住两日,我也好教教她如何安胎养胎啊。”
“这倒是紧要的。”晏景之哪里还有醉意,他入仕以来颇不如意,两个女儿虽说都嫁了高门,可武元侯府那是个灾星,谁挨着谁倒霉,他恨不得躲远远地,赵尚书这边也没能亲近得上,总是没机会多往来,这晏欢有孕,确实是好机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