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淑贵妃在宫里悄悄拭泪,她几次取出来父亲差人送来的字条,字条上只有一句话:保住三皇子。
看了又看,眼泪都把字条上的字迹打湿了,模糊成一片的墨迹,几乎分辨不出来到底写了什么,淑贵妃把字条送到嘴边,缓缓地送到嘴里,像是咀嚼着世间仅有的美味一般,慢慢的把字条咽了下去。
三皇子已经十七岁了,一晃过去了十一年,但凡大安国皇子满六岁就要离开母妃,一起居住在东宫后面的嘉德宫中,若非特殊的日子,极少到后宫来,若皇子满十八岁后,可以请封到外面开府居住,她的皇儿还不到十八岁。
皇上子嗣不多,太子早就入主东宫了,二皇子也分府另住,如今的嘉德宫中,三皇子是最年长的皇子,可那又如何?想要保住他,难如登天。
淑贵妃求告无门,只能默默垂泪,身边伺候的掌事嬷嬷是只能温言劝慰,生怕被人抓到了把柄。
“阿真。”淑贵妃抬头看着自己最信任的掌事嬷嬷,说:“有人要害我的皇儿,该如何是好?”
淑贵妃的掌事嬷嬷崔真,在宫里的地位仅次于皇后身边的乔淑荣,听到这话柔声:“娘娘无需忧虑,在老奴看来,三皇子并无性命之忧,事急从缓,一定要静下心来多观望,阮尚书如此决绝之举,实则心里已了然,这不单单是三皇子,也是阮家上下唯一的机会,万不可自乱阵脚,递刀柄给旁人。”
淑贵妃抿了抿嘴角,为今之计,确实如此。
门外婆子进来禀报:“娘娘,贤贵妃已经在门外了。”
淑贵妃看崔真,崔真微微点头,主仆二人出门……
第246章 后宫尔虞我诈,三夫人发狠
贤贵妃刚一见到淑贵妃,红着眼眶快步过来,握住了淑贵妃的手臂:“妹妹,可要节哀顺变啊。”
“姐姐有心了。”淑贵妃红着眼眶请贤贵妃入内。
两个人落座,宫女奉茶后退下,淑贵妃身边的崔真和贤贵妃身边的张蓉都自觉的到了门外。
屋内,贤贵妃的眼泪扑簌簌的往下落,反倒是淑贵妃要劝慰她。
“实不相瞒,妹妹啊,今日在你跟前也不藏着掖着了,唇亡齿寒啊。”贤贵妃拿了帕子拭泪,压低声音:“皇上也是薄情,这么大的事都不过问一句,魂儿都被那个周家女儿勾去了。”
淑贵妃微微摇头:“姐姐慎言,周家小姐如今正春风得意的时候。”
“妹妹就不出宫了吗?”贤贵妃问。
淑贵妃微微摇头:“看圣意。”
贤贵妃又安慰了手淑贵妃几句,都被淑贵妃不咸不淡的敷衍过去了,贤贵妃离开后,淑贵妃手里的帕子都快被拧碎了,谁能对软家出手?真以为自己是个傻子不成?郑相远在信阳府,四皇子的外祖家不成气候,她还敢亲自来挑拨离间!
“娘娘,做壁上观吧,贤贵妃想要和娘娘联手对付是周家小姐,是因为灵玉公主被罚了。”崔嬷嬷说。
淑贵妃轻轻地点头。
宫里争宠,谁沉不住气谁遭罪,都不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了,这些年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呢,父亲这一死,争储的事跟自己的皇儿无缘,只求自保。
京城里,天家都没秘密,更不用说阮府闹出来这么大的动静了,晏姝坐在小书房里,抬头看着阴沉的天:“要下雨了。”
“是,这一场雨下了啊,就该入伏了。”李嬷嬷立在旁边,说。
晏姝偏头:“兵部尚书的缺啊,不知道什么人上去,南望山那边是容不得一点儿马虎,若不是个可靠的人,侯府这边得做两手准备了。”
“少夫人考虑的周到,老奴这就让人去庄子上送信儿。”李嬷嬷说。
晏姝收回目光,回身:“嬷嬷,三叔一家在庄子上,寻常人若是去的话,只怕会惹三叔不痛快。”
李嬷嬷一点就透:“侯爷这些日子在府里也憋闷,庄子上那些人都是侯爷的老部下,或许有利于养伤。”
晏姝笑了,为何李嬷嬷会成为府里举足轻重的人物?就冲这份通透,都让人不自觉的心生欢喜。
“玉瑶忙吗?”晏姝问。
李嬷嬷回道:“六小姐不忙,每天都在侯爷身边伺候着。”
“是个孝顺的。”晏姝说:“得空让玉瑶来我这边试试新衣裳吧。”
李嬷嬷得了吩咐,出去请傅玉瑶了。
晏姝让韩嬷嬷去把绣娘叫过来,又准备了两匹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