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里能有人不要?这些人磕头谢恩。
晏姝让这些人散去,并且各归各处,但凡周围有病人的,不可隐瞒不报,送来衙门予以诊治,若隐瞒不报者,举报有功,隐瞒者关入大牢受审。
前后不到一个时辰,衙门口清净了。
晏姝嗓子都有些沙哑了,转过身见郑相颤巍巍要跪下,快步过来双手扶住:“老丞相可使不得。”
郑相叹了口气:“这等凶险之地,公主殿下怎么还亲来了?”
“这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进屋再说。”晏姝亲自扶着郑相往衙门后院去。
郑相有意躲闪,奈何体力不支,只能说:“公主殿下离老臣太近了,时疫过人。”
“无妨。”晏姝更心疼郑相,她并不认为自己是胸怀家国天下的人,但郑皇后对自己的保护一直没变,投桃报李之时,自己绝不是个含糊其事的人。
来到衙门后院,郑相住在东跨院里。
进屋落座,晏姝只让乔嬷嬷跟在身边,郑相身体虚弱,坐在椅子上都要喘一会儿,平复下来后,晏姝把京中事关皇上、皇后和太子的事都说了一遍。
郑相良久才一叹,并没有说什么。
“老丞相,晏姝的姨母也在这边,此时只怕翘首以盼,先告退。”晏姝起身告辞。
郑相要起身,晏姝赶紧扶住老人家:“乔嬷嬷在这边照应着吧。”
“是,公主殿下。”乔嬷嬷恭敬的应下。
郑相是何等聪明的人,晏姝此举是让乔嬷嬷跟郑相说话,皇后身边的人,在来之前,皇后必定是有交代的。
晏姝离开后,乔嬷嬷拿出来皇后写给郑相的密信。
郑相逐字逐句看到最后,再次叹息:“竟到了这一步,罢了,罢了,社稷为重。”
前有武将之首的武元侯,后有文臣之首的郑相,如出一辙的对承武帝心灰意懒了,只是远在京城的承武帝,完全沉浸在温柔乡里不可自拔呢。
西跨院。
沈云娘站在门口往这边张望,看到晏姝过来,快步迎过去:“你这孩子,怎么来了?”
“是外祖家的消息送到京城了,这边事情若拖延太久,就会坏事了。”晏姝挽着沈云娘的手臂:“不得不来。”
沈云娘眉头蹙起:“穷山恶水出刁民,真真是气死人。”
这话不假。
不过晏姝依旧怀疑晏景之,但这件事自己不用出手,抓住了那些人就让晏泽盛去审,至于结果如何无所谓,这世上,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进了西跨院,晏姝直接躺在了卧榻上,这一路太累了。
沈云娘心疼的厉害。
“姨母,武元侯二小姐也来了,迎过来安顿到客房,都太累了。”晏姝说。
沈云娘立刻去安排。
等她再回来的时候,晏姝已经沉沉睡去了。
坐在床边,沈云娘心疼的给晏姝扇扇子,六月的天,热的厉害,时疫本就艰难,又干旱,真是不给人活路了。
这一觉睡到了午夜时分,晏姝缓缓地睁开眼睛。
“姝儿。”沈云娘过来,问:“可饿了?”
晏姝不好意思的笑了:“嗯,姨母,有吃的吗?”
“哪能没有?”沈云娘叫来东珠伺候晏姝梳洗,让萱草去厨房,紫鹃早就做好了好克化的吃食。
晏姝收拾妥当坐下来:“我二姐可醒了?”
“傅二小姐还睡着,非花在那边,你先吃饭,回头她们醒了有热饭菜吃的。”沈云娘坐在一边。
晏姝吃饱喝足,起身:“我去前头看看。”
“去吧,白老爷子让人来看两次了,不让打扰你休息,醒了就过去吧。”沈云娘说。
晏姝出门,东珠陪在身边往衙门来。
衙门里灯火通明,草药的味道浓郁的化不开似的。
白长鹤正在给病人诊脉,挨个诊脉,再根据病人的脉象加减方子,旁边三个郎中负责记录。
晏姝立在廊下,静静地看着。
院子里并无床铺,真一视同仁,草席铺在地上,病人少说也不下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