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二人坐在小书房里,每一个宅院斟酌着命名。
翌日,圣旨到了国安府,宣驸马傅少衡上殿面圣。
晏姝送傅少衡到门口,傅少衡轻轻地捏了捏晏姝的掌心:“放心。”
“嗯。”晏姝看傅少衡上了马车,转身往回来。
刚回到小书房,福安求见。
晏姝请福安坐下回话,福安赶紧拒绝:“殿下,老奴不能逾矩。”
“您对我有很多恩惠,若无外人在,不必以主仆规矩为重,您在外人看是国安府里的总管,但在我心里,我希望能让您晚年有依。”晏姝说。
福安低下头,眼里都有泪花子了,他何德何能有这样的福分?能伺候这么一个有情有义的主子,是自己的福分。
“老奴受先帝所托,有一封密旨要转交给公主殿下。”福安说着,双膝跪地从怀里取出来贴身藏着的密旨,双手捧到晏姝跟前。
晏姝双手接过来,容色都凝重了。
“老奴告退。”福安叩首后退下。
晏姝一个人坐在小书房里,看着被白绸包了几层的密旨,缓缓地吸了口气,若是只有密旨,自己绝对不会看,而是会即刻入宫交给太后和皇上。
可,承武帝的死,跟自己关系太大,一旦密旨里有不该让别人知道的内容,只能惹来祸端。
取来剪子,小心翼翼的打开外面的白绸,取出来圣旨,上面的字迹是承武帝亲手所书,从头看到尾,晏姝缓缓地吸了口气,到底是帝王,心术一绝。
可,自己却不能如他所愿。
用剪子一点点的剪碎了密旨,取来火盆,一把火把密旨化为灰烬。
废太后?
想要开元帝成为孤君,朝中不养权臣,那自己和傅少衡岂不是更该死?
一阵风,吹开了书房窗,晏姝抬眸看出去,眯起眼睛,看三月的天,碧蓝如洗,云白如棉,早就换了新天地,过去的,就该过去。
第365章 甘棠没死
福安就在院子外,焚烧纸张和布匹的味道让他缓缓地松了口气,跟在先帝跟前那么久,他就算不知道密旨里写了什么,也能猜个大概。
吃谁向着谁,他当然希望如今的主子是个拎得清的,显然主子非但拎得清,还非常的果决,换做旁人会把这份密旨当做护身符。
晏姝不需要护身符,她根本就没有拿捏谁的心思,更不用说面对太后和是皇上,哪怕用这道密旨去邀功,表忠心的心思都没有。
早朝后,大安国的文武百官经历了一次从没有的震撼,开元帝设立锦衣卫,锦衣卫指挥使可直达圣听,监察百官,更有先斩后奏之权,而这位锦衣卫指挥使,正是国安公主的驸马,傅家二公子傅少衡。
前脚离开京城,一转身回来手握生杀大权,成为开元帝的心腹大臣,许多臣工都噤若寒蝉一般,特别是那些或是参与、或是知情的老臣工,原以为一朝天子一朝臣,改天换地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如今看来,当今圣上不止要总览朝政,兵权政权握在手中,更有整顿朝堂的决心,新政已在陆续推行,其中多有对世家大族和勋贵不利之处,且看着吧,这京城是没有消停的日子了。
这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就已经让群臣心惊了,没想到兵马大元帅竟落到了岳昶头上。
文武百官看傅少衡和岳昶领旨谢恩,不得不佩服当今皇上的制衡术有多么的厉害。
别说外人,就是岳昶和傅少衡都明明白白知道,他们在互相掣肘。
君臣可以和谐共治,但臣与臣之间,必定会有敌对,唯有如此才能平衡朝堂,古来如此,但都不会摆在明面上,开元帝则不遵循旧制,摆在明面上的阳谋,确实让人一时半会儿都无法找到破解之法。
早朝后,群臣退朝,各归其位。
傅少衡先回了国安府。
晏姝得了消息,在门口等着,见傅少衡匆匆而来的样子,轻声:“长生。”
傅少衡脚步一顿,再往这边来便安稳了许多,笑着说了句:“记挂着姝儿,急了些。”
“可让人笑话了去。”晏姝笑眯眯的说。
晏姝心里清楚,傅少衡生气了,至于为何生气,当是牵涉到了傅家军。
二人携手进屋,任何人看到都是伉俪情深的模样。
落座后,傅少衡说:“岳昶,兵马大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