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云娘最愿意跟晏姝说话,不管心里有什么想不开的,到晏姝跟前好像三言两语就安心了。
端起茶盏抿了口茶:“姝儿,你三舅父家里的两个表哥,你怎么看?”
“看不出什么来。”晏姝摇头。
其实倒也不是看不出,三舅母把孩子护得厉害,虽说严父慈母,可慈母可不是这样的,一味地帮着遮掩和求情,只会应了那句‘慈母多败儿’的老话儿。
可这样的话,晏姝不会出口。
沈云娘说:“我也觉得是这样的,沈家孩子都争气的很,这两个就是被惯坏了。”
“也许是家里兄长们都太能干了,反倒让六表哥和七表哥不知道做什么才好。”晏姝话锋一转:“姨母,咱们的香料和云皂买卖也要铺展开了,回头去庄子上看看,作坊那边也得安排一些沈家的人手过去,钱财最伤情分,咱们一定要账目清楚,才不会生出来嫌隙。”
沈云娘知道晏姝不愿意多说沈家老六和老七的事,两个人就说起来了手里头的买卖。
前院闹腾了一场,三夫人哭着押送两个儿子回去。
沈家在京城置办了宅院,不过不在京城里,而是在城外,所以才会在沈云娘这边请晏姝过来见面的。
等三夫人离开后,沈老夫人让沈大夫人安排席面,叫人过来请晏姝过去。
晏姝并不意外三夫人会离开,倒也不会多想,谁家锅底没有灰?这是很寻常的事,倒是沈七的模样她看得清楚,长得太完美的男子啊,在晏姝心里可是不太妥当的,傅少衡是京城少见的美男子,但一身正气,所以能压得住容貌出众,但沈七身上别说正气了,自己竟还看到了一点点女儿家的娇弱之态,想到这里,心就一沉。
若问题真出在这里,那确实不是好苗头了,且看看吧。
沈家这一趟,晏姝算是正式和沈家人见面了,接下来的日子必定要登门拜访,也会在适当的时机请沈家人来做客。
但这些都是人情往来,并不急于一时,傅玉宁和傅玉英的嫁妆虽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可早有章程,忙事的下人们各司其事,也用不到晏姝做什么,所以晏姝准备入宫去看望太后,毕竟现在手头上的事情已经做完了。
太后收到了晏姝的拜帖,笑道:“淑荣啊,这孩子是忙完了,刚好把前些日子准备的冬衣取过来,若有不合适的地方可以改一改。”
“您这么宠着殿下啊,可是殿下天大的福分。”乔嬷嬷笑着给太后添茶。
太后抿了口茶:“礼下于人,还不是因为有求姝儿嘛。”
“您可说,灵犀公主还小,倒也不用着急。”乔嬷嬷说。
太后摇头:“先帝留下的子嗣本就不多,灵犀又是最小的,从小就被养在别处,说到底啊,稚子何辜。”
“您说的是。”乔嬷嬷吩咐人去织造局把为国安公主做好的冬衣送过来,同时让负责掌管成衣的绣娘第二日早早过来福寿宫候着,公主殿下的衣裙若是不合适,还能及时改。
晏姝是第二天早晨入宫的,宫门口不止有乔嬷嬷,还有一顶软轿,十月的天已经微凉,太后怕晏姝招了风寒,特地下了懿旨,以后国安公主入宫都可坐软轿。
晏姝冲着福寿宫的方向谢恩后,坐上了软轿进宫。
福寿宫里,早早烧了地龙,屋子里温暖如春,太后牵着是灵犀小公主的手在门口遛弯儿,晏姝下了是软轿,往福寿宫里来,见到太后领着灵犀公主,微微挑眉。
“灵犀公主还不太会说话。”乔嬷嬷说。
晏姝明白了其中的含义,立刻走上前:“儿臣给母后请安。”
“这是忙完了,快到屋子里去。”太后说着扶起来了晏姝。
晏姝顺势搀扶着太后,笑呵呵的对灵犀公主说:“妹妹今日的裙子可真好看。”
灵犀公主像是没听到似的,只站在太后身边,低着头。
太后看着晏姝,轻轻地摇了摇头。
晏姝给了太后一个安心的眼神儿,三人进屋。
太后问起来晏姝家里的事情,晏姝慢声细语的说着话,不时的看一眼在旁边摆弄着玉佩的灵犀公主,那玉佩极小,做工十分精致,下面坠着的金铃铛已有些变形,看样子戴了不少年头。
“灵犀今年几岁了?”晏姝问。
太后看了眼灵犀公主,说:“已经马上五岁了。”
“巧了,我长兄有个儿子,年纪相仿,母后可以让我带着灵犀出去住几日吗?”晏姝说。
灵犀公主突然抬起头,眼底有一闪而过的惶恐,迅速低下头,一不小心捏得金铃铛都瘪了下去。
晏姝微微挑眉,这小姑娘的手劲儿可不小呢。
第437章 带着灵犀公主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