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毫米多7个丝!”
“达到了厂长的布置的任务要求,再加上镀铬的工艺流程,应该就能精确的控制到130毫米的内径!哈哈哈!”
在经过一番简单的测量之后,这位老师傅忍不住激动的如此说道,瞬间现场响起了一片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哈哈哈,终于看到眉目了!”
“这几天真是累死我了,还是老刘厉害啊!不服不行。”
“机床!咱们还是缺高精度的机床啊!这都废了多少根炮管子了?起码有一百多根了吧?”
“只多不少,这样的成功率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咱们起码迈出了第一步,可以进行后续的研究和测试了嘛!”
“对对对,说实话我这几天做梦都是这门炮,一百三十毫米的口径,我的老天爷,那开火的时候一定很震撼!”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口径有点离谱!”
“嘿?怕什么?咱们能大就能小,技术储备嘛!如果性能过剩,咱们可以搞125的、可以搞120的、甚至搞105的,对不对?”
“对!就是这个道理,先搞大的,再搞小的!”
现场众人满脸都是激动的表情,热烈的掌声回荡在车间里面,那老师傅红光满面的模样,享受着独属于他的荣耀,哪怕王烨也是在疯狂的鼓掌,满脸的佩服表情,四周议论纷纷的声音响起,喜悦充斥着整个车间。
从燕京回来之后,王烨搞完了那三件事,就把精力投入到了科研项目组这边。
每天在各个项目组之间来回,从早上八点开始,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是凌晨,还在和不同的项目组开会,或者就是车间和实验室里,反正是一天都没有歇过,在这种高强度的推动下,金属和材料实验室的电渣重熔项目终于获得了第一阶段的成功,然后坦克炮项目组就开始接手工作。
在经过十多天、报废了一百多根炮管之后,似乎现在终于成功了!
而多次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目前联合体的机械加工精度水平不达标,想要生产一根高精度的炮管,难度非常大,单纯依靠设备,几乎是无法完成的,最后王烨不得不尝试调用老师傅,以人工弥补加工设备的精度问题,也就是常说的手搓,现在看来,总算是触发了第一次成功的概率。
众所周知,在机械加工领域,有一条铁律。
那就是零件的精度,或者说误差水平,不可能比生产这个零件的机器自身的误差更低,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一台机床的加工误差是十个丝,那么它生产出来的零件,其误差就不可能低于十个丝,如此一来,问题就产生了。
如果想要继续提高精度怎么办?
或者说,每一台机床加工的零件的精度,都比机床本身的精度低,那怎么样才能使用这些零件,制造出精度更高的机床呢?
解决办法很简单也很复杂,一方面是依靠多次加工、多平台、多方式的加工,来提高零件的整体精度,另外一方面,那就是依靠人工,依靠高级技工的水平,用人力来弥补精度,最终提高机床的精度,进而导致提高整体工业生产的精度。
而现如今,王烨硬是凭借老师傅的个人水平,通过多次的实验,抹平了设备的误差,拿到了第一根炮管!
没错,这根中空而内部光滑的金属柱,就是一根炮管,一根坦克的炮管。
从国际层面来说,接下来的三十年,坦克还是陆军最主流的装备,也是整体价值逐步增加的一种高附加值武器装备,王烨当初要搞重型柴油机,一方面是想要发展农机和工程机械,一方面就是想要搞坦克。
毕竟这玩意儿号称陆战之王,是未来二十年战争的主力,市场需求量大,出口是非常挣钱的。
而且伊伊战争马上就会迎来高潮,他们对于坦克的需求越来越多,在美国和苏联双方保持克制,希望停火的共同目标下,双方都不再给伊伊两国出口坦克,最后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洛扬一拖和宝头二机头上,可以说,结结实实的赚了一大笔!
甚至需求最高的时候,这两个厂子都根本不能满足,那王烨用自己的“拖拉机”去填填缝儿,不过分吧?
其次从国内的角度来说,也是缺乏强大的主战坦克的。
现如今国内主流的坦克炮,分别是老59上面的100毫米膛线炮、改进的100毫米滑膛炮技术、引进奥地利技术的105毫米膛线炮,消化后升级的105毫米膛线炮,再次升级的105毫米线膛炮。
在正常的历史上,明年部队会通过某些秘密渠道和方式,从罗马尼亚获得一台t-72坦克,而且还是早期型号,并非现在印度已经开始追求的t-72a型号,然后才接触到了125毫米坦克炮,又因为后续和德国的莱茵金属公司接触时,对方拒绝了我们关于120毫米坦克炮相关的接洽和合作方案,于是最终确定发展125毫米坦克炮。
而直到92年,首款装备125毫米滑膛坦克炮和自动装弹机的坦克822ap才正式面世,并且出口到了巴基斯坦,用于协助他们对抗来自印度t-72坦克的威胁,至于国内坦克装备125口径的大炮,那就是更后面的事情了。
正是因为如此。
所以王烨决定直接大力出奇迹,一步到位先搞130毫米的超级口径坦克炮,这也是40年之后,坦克发展的最终潮流之一,毕竟大家随着“矛”和“盾”的发展,从均质装甲到复合装甲,再到反应装甲,防御越来越强,进而导致坦克炮的口径越来越大,如此一来,那还搞什么小口径,直接上大的!
而现如今,直接掏出来130毫米口径坦克炮的目的,或者说好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制造工业不那么先进的情况下,在不考虑机动性的情况下,无论对面的是哪国的坦克,都能做到一炮打穿,送它直接上西天!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虽然坦克的科技化和数字化一直在推进,各种坦克战术层出不穷,但是对于全球范围内的绝大部分战场,其实这种性能属于“溢出”的,客户根本玩不转,如此情况下,王烨的坦克设计思路,逐渐和美国的“a-10疣猪”攻击机设计思路发生了重合,那就是坦克的本质,是买炮送拖拉机!
只要这门坦克炮足够强,装甲差不多就行、机动能力差不多就行、移动中射击能力有没有无所谓、只要站稳能射准能打穿就可以了,反正坦克到了客户手中,要么就是横推、要么就是掩护埋伏偷袭、要么就是打造成炮兵阵地,反正高级战术他们玩不转,花里胡哨的功能太多没有叼用!
只要最关键的性能描述出来,王烨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自己的拖拉机抗大炮,一定会畅销的!
那就是:拥有这门大炮,你可以打穿所有坦克!
或者说:给你一次开火的机会,敌人必死无疑!
这样的性能,对于客户而言就足够了,至于更高的水平,那就是国内的问题了,反正在精力有限时间有限的时候,把最关键最核心的先搞出来,绝对没有错,而坦克最核心的,肯定不是防御,而是那门大炮!
甚至最后这玩意儿叫不叫坦克,王烨觉得都不重要,哪怕叫自行反坦克炮,或者拖着巨炮的拖拉机,王烨也没有意见,反正只要能卖出去,那就是好名字!
“好了!接下来,就是咱们的炮管内部镀铬工艺了。”
“这一步也必须小心翼翼,否则我们这根宝贵的管子,可就要报废了,想要再弄出来这么一根,在我们的机床到位之前,难度太大了!”
听到王烨的感慨,现场响起了一阵哄笑的声音,随后大家开始按部就班的继续工作了起来,炮管的镀铬工艺,也开始了。
而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坦克炮,其实有三个重要技术特征,分别是电渣重熔、身管自紧、以及炮管内涂层技术,其中涂层目前主要就是镀铬。
换而言之,只要镀铬成功,这就是一门合格的实验室水平的炮管了,接下来只需解决加工的成功率和量产问题就可以了。
另外,与这门超级坦克炮配套的,就是“履带拖拉机”项目了。
目前相关技术也在研究中,比如以已经生产出来的v8柴油发动机为蓝本,设计改进v16发动机,作为履带拖拉机的动力来源,也比如重型装甲履带车身技术,为了承载这门大炮、为了具有足够的拓展性、为了给未来留下足够的升级空间,王烨决定搞一个“通用重型履带拖拉机底盘”,七对负重轮的那种。
时间飞逝,距离十二月二十五日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