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说好军转民,这煤气罐什么鬼? > 说好军转民,这煤气罐什么鬼? 第45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说好军转民,这煤气罐什么鬼? 第451节(2 / 2)

“至于第二个目的,那就是为了获得一定的隐身效果。”

“首先整洁的外表统一的涂装,可以极大的降低海上的可视度,其次光洁而且整齐的外表,也能降低雷达的反射面积,这能极大的降低被敌人发现的距离,以获得更好的作战先机。”

在正常的历史中,战舰的隐身化结构,出现于八十年代中后期,以瑞典的维斯比级巡逻舰和法国的拉斐特级护卫舰为代表,随后这种优良的设计因为其表现出来的优秀的性能,在随后的战舰设计中被广泛的使用,再进入新世纪之后,搭配桅杆一体化设计,使的战舰外观越发的简洁和干练了起来。

“嘿,和我想得差不多,那我没有问题了。”

“厂长你继续吧!”

王烨解释完毕之后,那位委员笑着点了点头坐了下来,然后王烨收回目光,看着黑板上的示意图继续说道:

“好,那我继续,首先我说一下武器方面,我的一些想法。”

“第一项,自然是舰炮,作为一艘轻型的多用途的护卫舰,自然是需要一门舰炮的,而且这门舰炮要具有多功能的性能,比如进行对舰攻击、对陆攻击、反导和防空作业等等。”

“抱着这样的想法和目标,我和我们的布尔委员认真的聊了聊。”

“最终布尔委员告诉我,他可以为我们设计一门口径为76毫米,最高射速能达到每分钟一百二十发以上,可以装备多种弹药的舰炮。”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第430章 押注垂直发射

伴随着王烨的声音,顿时会议室里响起数道惊讶的声音。

在场的这些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他们涉及到战舰设计和制造的方方面面,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懂火炮,但是在这些人,确实也有一部分对于火炮有一定的了解。

“七十六毫米的口径,每分钟一百二十发?”

“这个性能已经相当强了,如果真的能搞出来的话,恐怕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水准。”

下一秒,坐在那里的一位委员惊叹说道,旁边另外一位委员非常笃定的附和道:

“绝对是世界一流的水平,这个射击速度相当快了。”

“其实,我并不怀疑能够达到这个射速,只不过这個体积还有重量的控制,恐怕是一个大问题啊?”

“咱们这个舰其实不算大,一千八百吨的排水量,如果舰炮太重了可不行。”

面对这位委员的担忧,另外一位委员就显得豁达和放心多了,嘿嘿笑着夹着卷烟说道:

“放心,布尔博士的能力那可不是吹的。”

“再说了咱们火炮部门的那群人,也全都是狠角色,我看这个指标没有问题。”

“虽然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却依然有足够的实现的可能,嘿!”

会议室里,是短暂的交流声音,等这些交谈的声音逐渐熄灭之后,站在黑板前面的王烨轻咳了一声笑着说道:

“反正布尔委员已经接了这个任务,我还是相信他可以如期如实的完成的。”

“而得到这门七十六毫米速射火炮的加持之后,我们这一型多用途的护卫舰,就算是有第一件武器,不管是防身还是攻击,面对同级别、乃至是稍高一级别的战舰,都可以做到不落下风。”

“好了,接下来说我们这一款护卫舰的第二种武器。”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烨稍微停顿了一下,同时旁边的工作人员拿过来了一卷纸,展开之后挂在了黑板上,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中,王烨敲了敲黑板说道:

“第二件武器,就是一套导弹发射系统。”

“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各种战舰,使用了多种导弹装备和发射系统,比如小型导弹的巢式发射结构,也有大型导弹的倾斜管式发射结构,甚至还有一些甲板下换弹,悬臂发射的结构。”

“这些发射机构,有各种各种的优点和缺点,对应着不同的弹种和战舰。”

“而我,没有选择这些较为主流和应用较多的发射方式,而是选择了一种新型的,我认为可以代表未来发展模式和方向的导弹发射方式,也就是甲板下井式垂直发射系统。”

“正如大家所见,就是这么一套发射系统。”

王烨一边说着,一边敲了敲黑板上的第二张示意图,只见上面是一套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切面透视图,内部能看到圆柱形的导弹。

“嘶?垂直发射系统?”

“这个玩意儿,可是新东西啊!”

“其实也不算是新东西,只是最近几年好像才消息多了起来。”

“是啊!现在老美和苏联那边,还没有量产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战舰吧?”

“应该没有,如果咱们情报详实的话。”

“哈哈哈,我就知道厂长不会老老实实的搞一个中规中矩的战舰。”

“这新东西可不少,舰炮是新的,发射系统也是新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玩意儿确实有点意思!”

“对对对,确实有说法啊!”

或许是因为听到王烨提到了垂直发射系统,而这个名词瞬间刺激了在场所有人的脑升级,导致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了一阵热烈的交谈和讨论声,从这些声音里面不难听出来,绝大部分的人是惊讶和意外的,还有一些人似乎有些沉重,也一些人则斗志昂扬,似乎很乐意面对这个挑战。

“大家安静一下。”

在王烨的吆喝声中,会议室逐渐安静了下来,然后王烨才说道:

“我之所以认定垂直发射是未来的主流和方向,原因一共有三。”

“第一,这种垂直发射的结构,具有最快速的全向发射和攻击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只要雷达锁定了目标,无论这个目标在舰艇的哪个方向,只要按钮一摁,导弹马上可以发射,然后直接飞向目标,没有中间调整发射器角度的过程,更没有调整战舰角度的这个过程。”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