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时整个琴岛电冰箱厂,也确实是日夜灯火通明,调试工作在加班加点的进行,听说开启大规模量产的日期,要比原本预计的快了不少,估计很快就能开始量产了,而随着量产的开始,市场上的所有电冰箱厂家,将会再次增添一位强大的对手,战况想必也会激烈到极致。
而让王烨最惊讶又最感慨的是,张睿明此人确实不凡,虽然他们的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还没有开卖,但是看着市场上卖的热火朝天的冰箱品牌们,张睿明不着急是假的,所以他搞了一个套路,按照别人传过来的他自己的说法是,他的这个小伎俩是受到了红星联合体的销售方式的启发。
他给这个小伎俩起了个名字,叫做“预售”。
所谓的预售就是,目前百货大楼已经出现了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的销售柜台,但是柜台上却只有几台展示的电冰箱,这些电冰箱是不销售的,而如果顾客想要购买,那么他们只要全额付款,就能拿到一张特殊的“票”,凭借这张票,就能在冰箱正式上市之后,免费提得一台琴岛利勃海尔冰箱。
当然了,如果正常的卖这些票,大家肯定不买账。
于是琴岛电冰箱总厂直接拉出了琴岛官方给做背书,表示这是正儿八经的国营厂,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的,而且现在购票的价格,要比过一段时间购买现货便宜百分之十,而且获得额外的免费保修时间,甚至还能享受送货上门服务,更不用说如果到时候电冰箱开卖了,拿着票又不想买了也无所谓,还可以直接退钱,销售窗口直接给原价退钱,总而言之,凭借这一系列的操作,琴岛电冰箱总厂在琴岛市范围内,也算是卖了不少票,原本他们计划在泉城市也这么搞来着,结果泉城市的相关管理部门直接否决了他们的这个计划,表示他们这样有兑现风险,所以不让他们这么搞。
总之,有了琴岛和泉城打样,琴岛电冰箱总厂在鲁齐省其他的市内的情况,大概也是四六开,允许的占据四成,不允许的占据到了六成,而在云台这边,琴岛电冰箱总厂也是非常头铁,同样设立了百货大楼销售点,只不过云台市官方同样没有允许他们销售预售票,只是允许他们进行宣传和展示,听说前期看的人不少,但是有购买意向的人不多,原因很简单,他们的电冰箱售价太贵了。
按照目前预售票的价格来说,琴岛利勃海尔的冰箱比红星联合体同样容积的冰箱,贵了差不多百分之五十左右,这多出来的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目前红星联合体的售后服务有口皆碑,大家普遍的认为,哪怕红星联合体的质量真的不如德国进口货,但是保修也是方便的,质保的时间长度也更长,而且还有免费换机、免费保修的说法,没有必要现在多掏这么多钱去买什么德国冰箱。
而通过问卷和采访调查等方式得知,目前大概有一半人是这么认为的,还有三成认为红星联合体的产品质量也不差,只有剩下的两成认为德国的质量更好,如果预算充足还是应该买德国货,但在后续的问卷调查中,预算充足并且坚定购买德国货的人,连总人数的一成都占据不到。
同时,事实也证明了调查的可靠性。
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内,红星联合体和使用红星联合体生产线以及压缩机的国产厂家,基本上占据了整个电冰箱市场的百分之八十还多,至于那些使用合资设备的,只有一成多一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第574章 纷至沓来的好消息
当王烨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松了口气。
先发制人而后发受制于人的目的,总算是达到了,红星联合体提前发展压缩机和电冰箱生产线,在这场家电的争夺战中,以先声夺人的方式,还算是拿到了一些优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优秀的服务功劳最大,因为虽然在过去,市场是卖方市场,需求量多而货少,似乎怎么样都能卖出去。
但问题就在于,这种情况是暂时的,时间到了今年之后,或许还是卖方市场,但是大家的选择余地变多了,在面对这些外国的品牌时,如果红星联合体没有优质的服务作为基础,没有形成良好的群众口碑,那是一定比不过这些外国的品牌的,毕竟现在的普遍认知中,外国的东西还是好的。
总而言之,目前红星联合体在家电这个市场,基本上算是站稳了脚跟,不过王烨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毕竟其他的品牌还在虎视眈眈,还有张睿明这种时代的能人,也是绝对不可小觑的。
相对于国内整体来说稳中向好蓬勃向上的积极发展状况,国际上的局势,就不是那么的乐观了,而在这种不太积极的国际局势中,红星联合体凭借对于机遇的把握,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进步明显。
首先就是北方的苏联,虽然玻璃泡菜罐的进口生意还没有开始,但是粮食的进口生意却已经开始了,第一批从坦桑尼亚装船发运的玉米,已经抵达了苏联,并且获得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收购价,不过囿于现如今卢布的不可靠性,所以按照之前的协议,所有的钱都是按照石油来结算的。
这一步,就导致红星联合体的钱,再次多挣了一笔,因为目前国际石油的价格,依然居高不下,而苏联的石油因为出口问题,所以相对于国际石油价格,起码低了百分之三十,对于红星联合体来说,这百分之三十就是额外的利润,而对于苏联来说,看似他们赔了,但是他们其实也赚了,所以那些相关的官员也很开心,因为如果没有红星联合体,他们想要把这些份额的石油卖出去,麻烦很大。
所以对于苏联来说,只要石油卖出去了,只要价格差不多,那就是赚的,因为每卖出去的一桶石油,都能收获美元,而美元就能兑换成以粮食为代表的各种物资,给苏联这台强大的蒸汽机,源源不断的添加煤炭,让他继续在铁轨上狂奔,碾碎面前一切可能的阻挡者。
正是因为如此,红星联合体驻苏联办事处的这笔生意,得到了苏联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原因很简单,红星联合体提供了苏联目前急需的粮食玉米,玉米不只是可以直接吃,还可以用来做成饲料喂养各种经济动物,甚至还能用于工业,制造酒精之类的东西,所以玉米很重要,经济和战略价值都很高,远不是印度送过来那些印度水稻可以比较的,毕竟那玩意儿根本不符合苏联人的口味,苏联人喜欢吃大列巴,玉米也勉强可以,至于吃什么大米饭,纯粹是没办法的选择。
而且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红星联合体运过来玉米直接拿走了石油,这就相当于绕开了美元换玉米的过程,少了那些粮商挣钱的一道手,双方得到了更多的好处,自然没有人不高兴。
更不用说,在这个过程中,红星联合体的办事处表现出了强大的交集能力,负责交易甚至是只要和交易有关系的那些部门的相关人员和领导,都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好处,在现如今的情况下,没人能拒绝这些东西,无论是茶叶、咖啡这些稀缺的物资,还是可以在特殊商店购买东西的美元。
皆大欢喜,皆大欢喜啊!
至于美国那边,一场特别的谈判也开始了,而这场谈判则源于王烨之前的那个想法,也就是把坦桑尼亚的玉米卖到苏联之后拿到了石油,把石油在国际市场销售之后拿到了美元,把美元拿到美国换成大量的玉米,再把玉米运输到苏联进行销售获得石油,生意就进入了一个完美的循环,红星联合体可以在每一个步骤中,都能获得一次利润,最后在这个循环中获得大量的好处。
而问题就在于,理论上来说是不能这么干的,因为美国不允许把他们的粮食卖给苏联,而美国又一直想把粮食卖给国内,于是谈判就开始了,内容很简单,红星联合体从美国进口粮食,名义上是用于红星联合体内部的自己使用,至于具体的干什么和美国没有关系,然后美国必须给予一定的好处。
为什么买粮食还要给好处
原因很简单,美国的粮食产量太高,而又因为他们不卖给苏联,所以国际销量就受到了影响,农民和粮商都不满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只能要求自己的盟友和一些国家从自己这里购买粮食,但是国内并不属于老美的盟友,老美也没有办法对国内指指点点,那么老美想要把粮食卖到国内,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恳求国内购买他们的粮食,既然是恳求,给予好处就是自然而言的了。
所以,红星联合体提出了要求。
购买老美的粮食可以,老美则必须以极低的价格,卖给红星联合体清单列举出来的种种造船技术和造船设备,而这些技术和设备,都是目前红星联合体在造船领域急需的,自己短时间内又攻克无望,如果能够从美国引进,那么自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极大的提高红星联合体的造船水平。
不过,很明显,老美不是很乐意。
虽然他们的农民闹得很厉害,粮商的意见也很大,造船厂那边也愿意出售技术,但是黑宫不太愿意,因为他们很清楚,虽然红星联合体购买的这些技术看似都是民用造船技术,但是这都是表面,最终经过消化和吸收之后,这些技术都会用来制造军舰,虽然目前他们的军舰水平很差,但是得到了这些技术之后,万一造船技术就突飞猛进了呢总之,黑宫不想卖,不批准。
可是黑宫不想卖,大家都不满意,所以最近还在折腾着呢!
除此之外。
红星联合体北美分公司的墨西哥计划终于正式开始了,随着铁拳安保人员的抵达,红星联合体北美分公司在墨西哥成立了办公室,用于拓展墨西哥的相关业务,包括子弹、各种枪械、各种车辆、各种军事使用的设备等等,全都是红星联合体自己生产的,或者部队的厂库里面的存货。
而随着办公室的设立,瞬间生意就来了,而且毫不夸张的说,生意简直好的离谱了。
“说实话,我都忍不住羡慕了。”
“墨西哥现在的局势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
“人人皆兵吗这是怎么会卖出去这么多枪啊”
“而且我怀疑,我们的订单都被他们给抢了,我们在哥伦比亚和中美洲的订单,都变少了!”
在李保军给王烨的信件的中,李保军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不过随后他就转折说道:
“不过,那点市场,我们也不太稀罕。”
“毕竟军火的钱虽然好挣,但是市场的份额就那么大一点,我们南美分公司,干的是矿产,干的是重资产行业,虽然我们看似挣得美元不多,但是我们搞回来的矿石可不少,这次是根本。”
“所以,厂长,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我们在澳大利亚再次成功入股了一家矿山,他们拥有一片可以出产高品位矿石的矿区”
原来,李保军的羡慕虽然是真的,但是也那没有那么多,他只是在为了他的“邀功”而铺垫,虽然王烨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但从李保军的信件中再次以聊天的口吻听到这件事,还是由衷的感觉到高兴,因为入股海外的矿山对于红星联合体来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
再说回矿山,虽然入股一些矿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但是入股总归是入股,需要和别人在一个锅里搅合着吃饭,还是多多少少的有一点不爽的,所以相对于李保军的好消息,来自非洲赞比亚的张兵发回来的好消息,就显得是那么的独特、那么的不一般、那么的充满了史诗感了。